平靜兩個月“高校經濟圈”隨著開學又慢慢復蘇,高校附近的酒吧、餐館、租房又迎來生意高峰期。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學生租房族推動了高校附近租房量的上升,學生、房東、房屋中介在租房上都有自己的一本賬。租房環節如何操作?利益如何分配?禁租令是否能禁租?學生租房是堵還是疏?記者進行了調查。
高校商機引來房產投資熱
記者在人民大學、民族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第二外國語學院幾所高校看到,學校外車站、廣告牌、電線桿上,學校內宿舍樓、食堂、櫥窗等地都貼有求租或出租房屋信息。求租人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大學生及考研學生求租校外房屋,一種是校外人及考研學生求租學校內床位或宿舍。
求租人對房屋的要求一般較低,很多求租校外住房信息上要求:有床,能做飯,干凈即可。而求租校內住房的要求更為簡單有床位。但他們對于房價卻有一定的范圍要求,校內床位一般要求在每月300—500元之間;校外住房合租價格一般要求在600—900元之間,一居室價格稍貴。
趙宏軍2002年在中關村附近買了一所85平米兩居室房子自住,從家到公司才二十分鐘車程。2005年趙宏軍調到朝陽區工作,每天上班往返三個多小時讓他筋疲力盡。公司給員工提供住房補貼,在外租房的員工每月可享受800元的租房補貼,趙宏軍立即租了姐姐在朝陽區的一居室,“親情價”每月800元,而他自己在中關村的房子以每月1400元出租給兩個剛參加工作的畢業生。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讓趙宏軍發現了“高校商機”。趙宏軍在2006年初去交物業管理費的時候順便看了一下自己的房子,沒想到承租人已成了二房東,把房子出租給四個大學生了。
“租給大學生倒不是什么壞事,兩對小情侶,房子收拾得很干凈。但是一問大學生的房租才知道自己虧了,我當時月租1400元就是很低的價格了,就是同情他們剛畢業收入不高。”趙宏軍說。
趙宏軍的承租人把房子以每月2100元的價格轉租給了四個大學生,每個月凈賺700元。趙宏軍與承租人合約一到立馬收回了房子,把房子格局重新調整了一下。
趙宏軍把原有的兩居室改裝成了三居室,取消了客廳的位置,再以每間房屋800元的價格出租,每個月收租2400元,比以前多了整1000元。
“房子特別好出租,和人民大學離得很近,走路十幾分鐘就能到,我就租給大學生,現在在這里住著兩對情侶,一個考研的,他們不會惹是生非,對房子也比較愛惜!壁w宏軍說。
因為房租可觀,趙宏軍進行了一項投資。2006年6月趙宏軍在中國傳媒大學附近買了一套80平米小三居的二手房,與傳媒大學隔街相對,每平米5100元。
“用公積金貸款買的,我和老婆的公積金提出來夠首付了,自己手上再加點錢多付點首付,這樣每個月只交1000多元錢月供,我們倆每個月的公積金就夠交月供了。我把房子交給中介了,每個月2200元,不管淡季旺季,租金一年一付,中介把房子隔成了四間,租給了大學生,也很省心!壁w宏軍說。
趙宏軍除了自住房以外,并有兩套房出租,每月收租4600元,他是高校經濟圈的受益者,其他租房受益者還有房屋中介。
房屋中介熱捧群租
張玲(化名)是某房屋中介公司的客戶經理,她向記者談起她的生意經。
“房源是最重要的,校內的住房出租很賺錢,但房源比較少,一般是熟人才把房子給我們中介,校外的房源較多但競爭對手多!睆埩嵴f。
張玲手上有幾套校內住房,主要是教師宿舍,一居室和小兩居的較多,宿舍里擺放高低床,以床位的形式出租。
“這樣床位很好出租,一般出租給考研學生,剛畢業正在找工作的學生,還有一些參加工作的人也喜歡住在學校,吃飯方便,租金便宜,也很安全。”張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