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現狀,起步之初
就目前而言,國內湯品市場依然處于行業發展的初期,現有的湯品企業無力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湯品企業在市場上的分布呈現雜、小、亂、弱的特征。太太樂、伊萊福等品牌固守區域,無力做大,全國市場呈非產業化格局,缺乏強力品牌拉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從現有的市場流通產品來看,也不利于行業的做大。目前,市場中的湯產品分為三代,第一代以復配濃縮湯為主,如濃縮的豬骨湯、雞湯,代表產品有家樂濃湯寶等;第二代產品以FD沖調湯為主,如蛋花湯、紫菜湯等,代表產品有太太樂、伊萊福等;第三代則是成品湯,以走營養為主。第一代產品的出現較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味覺需求,具有湯的味道;第二代產品具有湯品的基本雛形,但它由于工藝所限,它只能是蔬菜湯,不能運用于肉類湯品,因此,無法滿足人們對于湯的本質屬性——營養的訴求。第三代營養湯,還處于市場初期,主打生態營養路線,代表未來湯品的方向,但目前還沒有在市場大面積推廣,代表產品有江蘇味和湯哺系列產品。
2007年8月,中國首屆湯業論壇暨味和湯業新品推介會在江蘇南京召開。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業界專家、經銷商及企業代表們,200余人匯集一堂探討中國湯業市場的發展趨勢。與會代表皆十分看好第三代湯品的發展。第三代湯產品采用現代化熬煮工藝,采用冷罐包裝,開罐加熱即食,具有便捷、天然、均衡營養的特點。在賣點上,它一改前兩代產品無食材的現象,湯品中出現大塊排骨、雞塊、鮮筍、蘑菇等實在貨,從產品本身來講,是前兩代產品完整意義上的升級。從產品技術而言,第三代湯品的問世,代表著湯品保鮮與生產的技術不斷革新和完善,從根本上來講,這預示著湯品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來臨。
產業蛋糕,尚待做大
巨大的消費需求,成為了支撐湯品行業發展的籌碼。中國人普遍有喝湯的生活習慣,從這一點來說,湯品企業無須去培育消費市場,僅僅需要的是做消費習慣的引導。另外,方便面和方便米飯等其他速食行業的發展軌跡告訴我們,目前消費者對速食產品營養和健康的要求逐步提高,這就提醒湯品企業在推廣時必須注意營養和健康訴求。
但這依然不夠,罐裝和聽裝的食品一般都會被認為缺乏營養和健康的支撐,粥類市場做不大與這一點很有關系,因此企業要想方設法矯正消費者這個觀念,告訴消費者,湯類產品的營養健康訴求不是空穴來風。以前在家里熬煮的湯是營養而美味的,現在工業化生產之后的湯同樣具有這樣的屬性。
除此之外,一個行業需要突破現有局面,還要看三點:市場破冰的時機,以什么樣的策略來運作市場,什么樣的企業來做市場。之前,方便米飯也是眾多行業人士眼中的潛力市場,然而做到今天,這個行業也未能壯大,整個行業只有幾億的市場份額,大多數企業只能徘徊于億元左右。一個有潛力的市場未能做大,如果不是做市場的方法出了問題,就是做市場的企業本身出了問題。
目前,湯品市場呈非產業化的分布,湯品企業實力相對薄弱,無法完成產業蛋糕的做大,領導品牌的缺失將是制約該行業做大的桎梏。在首屆湯業論壇上,江蘇味和推出的新品頗有引領第三代湯品之意,江蘇味和湯業有限公司營銷總經理于長春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表示,“第三代湯品的出現將推動湯品市場的成熟,江蘇味和湯業將毫不猶豫地承擔市場導入的重責。”據悉,味和湯業的新品將于今年9、10月在江蘇、浙江、山東三省上市,努力把這三個地方搶占為大本營,進而攻占全國市場。從區域到全國,從城市反哺農村,味和為自己謀劃出未來兩年湯品市場的走向。
做新興的行業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市場導入是艱難而漫長的,第一個發現藍海的不一定是第一個占領藍海的,很多企業都是在這過程中因為看不到希望而死掉,只有堅持到最后的企業最終成為行業的老大,廠商如是,經銷商也如是。之前,有一位資深的食品人曾感嘆:“做新興市場肯定是有市場,但關鍵是看你什么時候做,早一步你會死掉,慢半步你已經沒有商機了,你只能早半步,不多也不少,市場才是屬于你的。”
湯品行業的走向,正如邁步一樣,前行是一個必然,唯有的不同是前行的步伐是半步還是一步,不能快也不能慢,企業需要在謹慎中做市場,在謹慎中前行,從自家廚房的湯到工廠的湯,這是一個說難不難,說易不易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