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如果將來臺灣的農民到大陸來創辦他們的企業的話,通過這種注冊個體工商業戶的方式可以在哪些領域來投資呢?
社科院臺灣研究所 研究員 孫升亮:我覺得從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出臺的若干意見中來看,這個范圍還是很廣,大概是可以分成三類,根據農業和漁業的這種產業的特點,大概三類。
第一類是他強調首先是種植業、飼養業、養殖業,這大可以理解,像種植一些花、水果,可以在大陸種植,還有一些飼養像一些家禽。還有養殖,包括一些水產的養殖,這是第一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就是對農產品和農副產品進行一些簡單的加工,也包括自產的一些產品直接設一個點,通過柜臺進行零售,這也是可以的。
當然在這一部分他排除了一個條件,就是說你如果像是煙草涉及到專賣或者特許經營的是除外,那么除了這個,基本上我覺得是放開的。
另外一類他特別強調了農產品和農業技術的進出口以及科技交流推廣這一塊,我覺得這個是對于當前的兩岸農業合作來說,這應該是一個亮點。
主持人:那其實目前在大陸創業的臺灣農民有很多,他們創立的企業也多達5千多家,那申請在大陸成為個體戶和成為傳統的臺資企業,可以在哪些方面獲得更多的便利呢?
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謝郁:首先第一個我想申請成為工商個體戶比他作為一個臺資企業來投資在手續上,在申請審批的手續上更為的便捷,更為的方便。首先如果他作為一個臺資企業到大陸來投資,他首先得根據大陸地區的相關的《外資投資法》和《公司法》等等一系列的經營的法律,他得提出他投資的規模,他的合同,他投資的章程等等相關的材料報請國家的有關外資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批準,他才能夠進行投資外資企業,其實這是一套相對來說還比較復雜的手續 。
那么現在他,如果臺灣的農民以他小規模的,個體經營的方式到大陸來申請成為個體戶,他的手續就會非常的簡便,他只要依據我們相關的個體工商戶的暫行條例和一些地方的相關的規定的措施,那么像他投資地的縣一級或者市一級的工商管理的管理部門進行一個登記,他就可以成為一個工商個體戶,所以他的這方面的手續就要便捷得多。
我想第二個不同,對他投資者本身的要求會相對門檻會低得多,那么現在如果臺灣的農民他只要申請成為工商個體戶,他就沒有這個最低的投資金額的限制,你可以很小規模的經營,比如說幾個人,8個人,不低于8個人,不小于3百平米這樣子,一個很小規模的經營就可以,而且對他們的資本也不需要經過什么審驗資本,相關的這一系列手續都可以免去,所以對于臺灣農民來說就更為便捷,更為簡單,也更為方便,就是說你可以很少的這種小規模的經營,也可以在大陸很快地就可以開展起來,對他們創業來說,我想是提供了更多更多的便利。
主持人:剛才我們也談到,現在在大陸創業投資的臺灣農民是越來越多,那目前他們的創業投資狀況到底是怎么樣呢?我們再通過一個短片一起來了解一下,一起來看。
據了解,從1997年以來,大陸共在11個省區設立了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
其中設立了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的有福建、海南,黑龍江的哈爾濱、牡丹江、佳木斯、大慶及省內所有農墾示范區,山東平度,陜西楊凌,廣東佛山,湛江,廣西玉林,上海郊區,江蘇昆山、揚州。截至2005年底,試驗區內臺資農業企業已達1800家,合同利用臺資20多億美元,設立臺灣農民創業園的有福建漳浦、山東棲霞、四川新津、重慶北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