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的故事感染著重慶人。我們可以學什么?這是代表團每一個成員都在思考的問題。
“我們要學的首先是一種精神。”
這就是溫州的“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精神,臺州人的“敢冒險、善創造、有硬氣、不張揚”的精神。這是一種創業、干事、成事的精神。在溫州、在臺州,一個個企業、一條條生產線、一群群繁忙的人……所見所聞,讓大家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干事氛圍,人們都在忙,這種忙改變著他們,也成就了他們。
一位溫州的干部說,在這里,不干事的人會被人瞧不起;在這里,家家想創業,人人想當老板。
溫州市委書記邵占維說,溫州的發展得益于傳統的重商文化,成就于全民創業的精神。在以務實為取向,始終追求“經世致用”的傳統文化影響下,把通過辛勤勞動致富看成是一件光榮的事情。溫州人經商,把賺一分錢、一厘錢都當成是光榮的事情;一個辦法不行,就換個思路繼續干;一個地方沒有發展空間,就拉家帶口尋找新的希望之地;有市場的地方就有溫州人,沒有市場,溫州人就來開拓市場。
臺州的同志介紹,中國第一家經工商注冊的股份合作制企業,第一個支持股份合作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均誕生于臺州。這一系列先行探索,直接促使臺州成為一個民營經濟大市,成為我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
“重慶的文化背景不同,發展實際也不盡相同,不可能照抄照搬。但是這種敢想、敢闖,想干事、能干成事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原汁原味、不折不扣地學習的。”黔江區委書記洪天云的看法,代表了考察團同志的一致心聲。
解放思想,尊重創業、引導創業、保護創業,政府有太多的事要做
樂清市委書記黃正強講了個故事。1990年,樂清柳市發生了偽劣的低壓電器致死人命事件,被國務院辦公廳和省政府點名批評,國家七部委和省政府派出工作組,嚴肅查處。當時的縣委、縣政府并沒有“因噎廢食”,將低壓電器一棍子打死,而是“查處、打擊”和“引導、發展”并重。既重規范,更求發展的結果,使樂清的民營經濟每年都以近20%的速度發展。他說,解放思想是樂清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大法寶,樂清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的歷史。
溫州市委書記邵占維說,30年的改革開放,溫州的經驗只有一條: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
臺州市委書記張鴻銘說,經濟學界把臺州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快速發展,稱之為“臺州現象”,這一現象的本質就是民營主導加上政府推動。
在溫州、在臺州,大家切切實實感受到,創業者的精神被尊重,創業的方向受到引導,創業者的利益得到保護。尊重激發了創業的熱情,引導使發展始終健康,保護使民營企業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這一切,引起了考察團成員的深思。南川區委書記譚大輝說,我們確實需要解放思想,真正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營造尊重財富、尊重創造、尊重創業、尊重創新的人文環境、社會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