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火"傳"出漢服商機 廈門首家實體店年內開張
前幾天奧運火炬在廈門傳遞時,有一群衣著特別的人顯得特別“拉風”。長襟寬袖的漢服吸引了不少迎接火炬的市民上前要求合影,不少人也開始打聽他們身上的服裝——漢服是在哪里購買的。
實際上,近些年來傳統文化因素在現代服裝中的體現已經越來越多。而近些年來興起的漢服風潮,已開始在不少城市風行,尤其是在一些節慶、婚禮上的應用也開始普及。
迎圣火活動中使用的漢服,它的制作者馬花花就在迎圣火的人群之中。對于市民的探問,馬花花不好意思說是自己做的,只是提示可以在網上找找看——其實在網上,來自廈門的漢服網店也尚只有馬花花的“花花手工坊”一家。
探訪“漢服制造者”
昨天,記者在禾興路附近找到了馬花花的小作坊。十多平方米的一個小店面,擺著放置成衣的衣架、縫紉機等加工設備,此外是馬花花的男友廊橋(網名)的一臺電腦。“這邊也就是這樣了,比較簡陋,”廊橋介紹時還帶著一些羞澀。
去年5月1日,馬花花辭掉了工作,開了這個工作室。“剛開始很難做,只能靠廊橋賺錢養著,”馬花花告訴記者。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馬花花在廈門的漢服愛好者中已經頗有名氣,還擁有了一些忠實的“花粉”。廊橋也開始專注于漢服文化的推廣,馬花花做服裝、廊橋做文化活動策劃,工作室的知名度也越來越大。今年春節剛過,廊橋的承漢文化論壇舉辦了廈門首場女子成人禮——笄禮。活動過后不久,廊橋就接到泉州一戶人家的電話,請他們到泉州去做一場“成丁禮”。
得到消息后,廊橋帶著相關禮儀的方案便趕到了泉州。一場活動做下來,客戶十分滿意。雖然這次活動沒有賺到什么錢,卻給廊橋和馬花花一個很大的激勵:漢服還是有很大市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