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人也喜愛漢服
實際上,隨著近年來國學熱的興起,北京、廣州、重慶等地也掀起了一股“漢服風”。著漢服參加復古婚禮、男女成人禮,越來越多青年喜歡上這種帶著濃郁傳統特色的服裝。一些企業也開始介入漢服專業制作與銷售及相關禮儀策劃,并涌現出一些知名企業,一個新興產業蔚然成型。
而廈門的漢服企業還少得可憐。據記者了解,目前廈門市面上尚未有專門售賣漢服的商店,在淘寶上搜索“漢服”關鍵字,廈門的網店也只有“花花手工坊”一家。馬花花現在每周大概要做4套漢服,在廈門本地銷售不到一半。
雖然漢服的銷售在廈門不盡如人意,但或許商機就孕育于此。“廈門是座慢熱型城市,”廈門雕塑家賈春雷也是漢服愛好者,“大概六年前,我第一次穿對襟的衣服走在廈門大街上時,大家都像看猴子一樣看我。現在,這種服裝在廈門也已被廣為接受了,并且廈門人對于這種服裝的喜愛并不遜于任何其他城市。”
“漢服在北方的推廣程度遠強于南方,一些女裝已經開始進入日常生活。”賈春雷認為,正如旗袍一度被人排擠但現在成為不少人喜歡的服裝,漢服的前景十分光明。
首家實體店年內開張
一系列活動的策劃和運作直接推動了馬花花的漢服銷售,也吸引了一些文化公司的注意。去年6月和8月,先后有兩家傳媒公司找上門,想對馬花花的漢服進行包裝推廣。盡管當時的經濟條件不如意,但是馬花花和廊橋還是婉拒了這些邀請。馬花花認為,自己的服裝設計能力還不夠,如果貿然接受包裝,難免遭受“早夭”的命運。
賈春雷亦有相同的思考。“其實去年我也想過為馬花花拉一些資金,”賈春雷說,“但是如果太早投資,對馬花花有害無益。”
現在,賈春雷準備自己開始這項工作。“我準備到北京去拉一批漢服下來,直接開實體店銷售,店面已經開始找了。”賈春雷說,對于銷路他并不擔心,作為一名藝術家和教育工作者,他的學生、朋友就是他的第一批客戶。除了從專業廠家直接拉貨,他準備直接參與服裝的設計,而制作環節則由馬花花來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