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
易憲容:總的來說,此次地震對整個經濟的影響是有限的,中央最多投資2000億元就可能使四川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預計今年的GDP總量將達到30萬億元,2000億元在其中的比例是很小的,但從目前來看,地震對當地經濟的影響是致命的。
我們不僅要關心地震造成了多大的損失,關鍵是對在地震中死亡的人的價值怎么看,我們明白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什么,不是高的GDP增長率,而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提高,是要更重視人的價值。近幾年來,雖然經濟不斷發展,但也有一部分人的實際生活水平明顯下降,最近幾年的房價頑強攀高導致部分人員買房困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從目前政府的種種動作來看,此次地震有可能成為新一輪經濟增長的起點,因為此次地震凝聚了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對激發一個民族創造力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如果政府能認識到這一點,再運用適當的政策調節好各方利益,在以后的經濟發展中體現每個人的價值,中國經濟新一輪的增長可能到來。
景學成:地震災害造成了人民生命的重大傷亡和建筑物損毀倒塌,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中國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但是,這次地震發生的地區是川北地區,盡管震幅波及地區廣,但地震不是發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區。首先,地震之后的災后重建對生活物資、藥品的生產都有拉動作用,工廠廠房、設備的建設對固定資產投資也有拉動作用。其次,地震之后諸如學校等建設物抗震級別、建筑標準都較之以前有所提高,這也是地震帶來的積極影響之一。
袁鋼明:地震對中國的影響肯定是全面的。如果有人說地震的影響只限于局部,那是指地理上的影響。從經濟角度談破壞、談影響,那肯定是對整個中國的破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這個問題。
首先,目前的救援實行的全國各省對口包干制度,每個省要對口一個鎮或者一個鄉,對受災的地區進行無償支援。對于地震災區的支援肯定是應該的,但是這種攤派性質的對口支援,也造成了對正常生產的壓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支援省市經濟的影響。
其次,從市場機制來看,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應該自負盈虧。政府行政力量的干預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災害地區的救援成本,而這些降低了的成本被轉移到全國各個地區。
第三,國家財政支出巨大。按照統計數據,我國財政為2007年末2008年初的雪災支出了1500億元,而目前國家已經為地震災害支出四五十億元,財政必須補貼軍隊以及各省地區被轉移來的損失,還有大量受災地區人員需要安撫和撫恤,所以這個數據遠遠不夠。根據估計,財政支出將高于雪災的支出。從全國范圍來看,本來由財政投資的生產性建設將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對整個宏觀經濟產生影響。
第四,金融業損失慘重,并且金融規則遭到破壞。目前,央行決定對四川省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同時,可以想象實際情況是貸出去的款不能再要回來,但是對儲戶的存款無法拖欠,因此銀行損失很大,金融規則遭到很大的破壞。
第五,從國際上看,日本的大阪地震、美國的洛杉磯地震和墨西哥地震在傷亡人數上來看,造成了幾千人的傷亡,對國際經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我們這次汶川地震,幾萬人的傷亡對國家的經濟影響肯定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