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
文躍然:一般來說,人力資源由兩方面構成,一方面是現實的實際勞動力人口,從現在公布的傷亡人數來看,截至5月19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34073人死亡,受傷245108人,顯然,勞動力減少是顯而易見的。
另一方面,此次地震嚴重影響了勞動力資源的再生能力,從很多數據和報道來看,此次地震損毀了很多學校,加之未成年人逃生能力不足,所以未成年人的損傷是巨大的。另外,地震也導致了很多家庭的破裂,這是影響勞動力再生的一個長遠因素。
此外,這次地震對中國沿海地區人力資源供給也是有影響的,但影響不會很大,雖然四川有很多在外務工人員,但這些務工人員并沒有受到損失,只是從長遠來看,影響可能會大,但中國很多勞動力密集產業較多的地方的產業格局不會因此而改變。
雖然地震對四川之外的人力資源供給短期沒有大的影響,但對四川本地經濟的影響是致命的。近幾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很多沿海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向四川轉移,這對四川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契機,但此次地震對四川來說,已經或部分喪失了這種勞動力優勢。
四川經濟今后要取得一個長遠發展,我認為每人補五六千元是無濟于事的,關鍵是勞動力資源的盡快恢復。畢竟勞動力資源是經濟長足發展的動力,是資金無法替代的,因為勞動力資源中就凝結著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對此,我建議,應該建立一個長期的災區勞動力發展機制。比如說,可以派專家到四川,引導畢業生到四川就業,甚至移民四川。另外,對四川的生育政策要適當放寬,鼓勵生育,盡快補充勞動力。
袁鋼明:勞動力的影響也不是很大。從實際考察來看,四川省年輕男女勞動力外出打工者居多,留在本省、在地震中受災的居民多為老幼婦孺,因此勞動力的損失并不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