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礦 重建應打技術牌
作為繼湖北、云南、貴州之后中國的第四大磷礦石產區,四川磷礦產業在國內市場占據重要一席。2007年四川磷礦石產量511萬噸,占全國產量11.3%。但是,由于四川相當一部分磷礦資源集中在金河-清平地區,而后者距震中汶川100公里之內,故磷礦資源遭受的毀壞比較嚴重。
龍蟒集團是當地受創最重的企業之一。該集團德陽地區磷化工基地5個分公司的廠房全部倒塌;鈦化工、生物化工部分受損;礦山40多千米道路、22口礦井全部被摧毀。企業直接經濟損失達10多億元。此外,四川什邡鎣峰實業總公司20萬噸/年磷肥、39萬噸/年硫酸、30萬噸/年復合肥生產裝置全部毀于一旦,1.5萬噸/年氮肥裝置部分受損,直接經濟損失達12億元。在清平擁有磷礦的中國化工集團此前也宣布有1.5億元的損失。
綿竹市常務副市長許飛地估計,災害造成綿竹工業三大支柱的嚴重損失,其中磷礦的損失可能難以恢復,由此造成綿竹市重化工產業鏈條的斷裂。
不過,災后重建已提上日程。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中國化工集團擬在受災較重的清平磷礦山下規劃建設年產20萬噸磷銨項目。為此,公司已要求連云港設計院加快完成磷銨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時一并考慮現有磷礦和為20萬噸磷銨配套建設磷礦的方案,要求按現代礦山建設的標準,提高礦山開采中的機械化水平,最大程度減輕礦工的勞動強度和安全保障水平。
四川權威化工專家、原四川省化工廳廳長劉資甫表示了在重建中提高技術門檻和含量的想法:這樣盡管投入較大,但未來能耗會更低、循環水的利用率會更高,成本也會下降。“全球面臨糧食緊缺,而磷肥是農業的支柱和基礎。故此,國家應讓四川的磷化工產業盡快恢復以支持糧食生產。”劉資甫建議政府給當地磷化工產業一些優惠政策,如貸款貼息、降息、充實資本金等,讓企業能在重建中更快恢復。“這是一條產業鏈,如果磷肥供應充分了,糧食生產就能增加;糧食供應充分了,CPI的控制也容易了。”劉資甫最后說。
機械 訂單飛來助重建
機械制造業是這次地震中受創最重的產業之一,而作為四川重工基地的德陽和匯集了諸多軍工企業以及大型企業的綿陽兩地首當其沖受到波及。四川省經委此前表示,在地震災害中,四川省內重災區的工業企業都遭到嚴重破壞,尤其是德陽和綿陽兩地工業企業的受災最為嚴重。
據悉,德陽匯集了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東方電氣、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川油宏華公司等一大批有名的重裝制造企業。“一直以來,德陽的工業主要指標都位居四川省第二,是中國大型技術裝備制造業基地。在這次地震里受損最為慘重。”四川省經委辦公室副主任熊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據初步統計,德陽東汽僅成品就損失達到30多億元,還不包括人員、設備、廠房的損失。二重集團損失則據稱在170億元以上。不過,僅僅在災后第7天,東方電氣就公告了災后第一單:與中國節能發電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12.4億元共134臺風電合同。5天后,華能國際又與東方電氣簽訂了價值約45億元的發電機組設備訂單。5月25日,華電國際又在德陽東方汽輪機主機二分廠與東方電氣簽下淄博2X330MW級熱電聯產機組(爐、機、電成套)供貨合同。由此,東方電氣災后三筆訂單的總額超過60億元。
這一切,令當地裝備制造業看到了重建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