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繼龍:在市場里面尋求發展
cye.com.cn
時間:2008-6-2 10:19:14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王佳 我來說兩句 |
|
 |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主任、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馬繼龍今年的頭銜又多了一個:中國奧委會市場開發委員會主任。
5月28日,第22屆體博會召開的前一天,由國家體育總局、中國奧委會主辦,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中國奧委會市場開發委員會承辦的中國體育資源營銷推介會召開。作為主辦者,馬繼龍不僅帶來了未來四年中國奧委會的營銷資源,同時體育總局下屬的棒球中心、棋牌中心、籃球中心等熱門、非熱門項目都悉數到場推介自己。
作為官方機構的國家體育總局、中國奧委會一直向外界表達的要逐步放開市場力度的態度從中可見端倪。
市場逐步開放
《中國經營報》:此次由國家體育總局、中國奧委會舉辦的體育營銷資源推介會由往年的“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營銷資源推介會”,改名為“中國體育資源營銷推介會”,怎樣理解更名之后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奧委會在市場開發工作中的市場定位和工作定位?
馬繼龍:今年推介會的定位從原來國家體育總局系統的資源推介會演變成面向社會和市場層面的推介會。我們知道國家體育中心和項目中心是體育營銷資源的擁有方,擁有大量的賽事資源。如果僅僅在這個系統內部來做這個活動的話,我覺得面向性是不夠的,還是沒有和更多的需求方進行溝通。我們力求在這次推介會上讓大家有一個溝通的平臺。
《中國經營報》:你提到奧運后十年,中國體育產業要有一個可持續的發展,在體育總局現有體制下,從政策層面會有一些什么新的政策出臺助推體育產業的發展?
馬繼龍:實際上這項工作已經開始啟動了,總局的職能、工作定位等等都在調整,現在的單項運動中心已經逐漸承擔起各自項目在全國的責任義務。他們除了負責組建國家隊參加國際大賽以外,更多考慮推廣項目發展,打造一些能夠適應市場需求的項目。比如手球、曲棒球、壘球等項目中心,在這次推介會中主動要求發言。他們的發展潛力大,他們看到的是這個項目如何通過市場進行發展運作。總局原來更多的是一種行政干預,當時的思維跟奧運是接軌的,奧運爭光共28個大項,我瞄準那28個大項就可以了。但是如何使這個項目通過市場的運作方式,使它能夠發展普及起來,無論從工作理念還是工作手法都需要轉變。現在我們擁有更多的中心,更多的協會,他們將會在未來中國體育市場的發展上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經營報》:奧運年的體博會與往年有什么不同?奧運會對中國體育產業有什么作用?
馬繼龍:這個體博會不同往年,體博會這是第22屆,歷經15年。改革開放30年,而這15年是中國體育用品發展及其迅速的15年,參展企業近幾年來的發展也是呈幾何級數增長。北京展館面積10萬平方米,總規模12萬平方米,面積、參展廠商和密度都是歷史之最。 正因為是奧運年的體博會,所以在招商中幾乎沒有做太多工作,廠商的參賽熱情很高。這就是奧運所帶來的帶動作用。不僅如此,北京辦奧運會后,尤其是國內的一些二線城市,需求量并不像有些人說的會下滑。二線城市對體育有多層次需求,包括一些小的綜合性賽事,這種需求肯定陸續走高。另外,奧運會對全面健身的促進必將是巨大的,反過來對體育經濟、體育用品的發展促進,也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像阿迪達斯、耐克等品牌,從最初的10億美元左右,迅速增長到80億美元,他們現在在美國市場的發展,和中國市場形成反差。美國曾經被稱為是全球體育用品的晴雨表,現在美國體育市場增長速度放慢,但是全球對此反映不大,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對體育市場的發展起到了強勁的拉動作用。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