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本次地震造成超過300萬座建筑物倒塌,大量公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受損,災后重建任務艱巨,水泥面臨巨大市場需求。業內預計,四川災后重建對水泥的需求量將超過1億噸。
而水泥歷來是一個區域性很強的產業,運輸半徑在300公里以內,超過這個半徑就會造成運輸成本急增,這導致外地水泥難以入川。也正因為此,海螺水泥、華新水泥、中國建材等巨頭干脆直接赴川投資建設新廠。
市場景氣周期拉長
與此同時,盡管在地震中遭受了慘重損失,但拉法基、金頂、利森等川內水泥企業也紛紛在籌劃進一步擴大產能。
據了解,拉法基已經計劃在廣元投資10億元左右建設新的生產線。6月5日,亞東水泥也與彭州市政府簽署了新型干法水泥三期生產線項目投資協議,總投資11億元,預計明年即可投產。此外,四川金頂、德陽利森等川內重點水泥企業也先后宣布將投資新的生產線。
由于新建一條新的水泥生產線至少需要1至2年時間,且一條生產線投資均以數億元計,如果僅僅為了災后重建設廠,其效益是否會難以保證?將來是否會造成產能過剩?
分析人士認為,這種擔憂眼下沒有必要。首先是近年來四川水泥市場一直存在缺口,并導致價格持續上漲;其次是落后產能正在淘汰,需要先進的產能來填補;再次,災后重建工作一旦全面展開,市場對水泥的需求將大幅增長。
該人士認為,考慮到災后重建至少要持續3~5年時間,這也將使水泥市場景氣周期拉長。預計在未來幾年時間內,川內水泥市場價格仍將維持在相對高位,并面臨一定上漲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