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08年,中國經濟面臨著流動性過剩、通貨膨脹壓力以及自然災害帶來的重重挑戰,因此奧運之后中國經濟將走向何方,會否衰退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在17日舉行的2008奧運經濟(北京)論壇上,許多官員和專家一致認為,奧運會之后中國經濟不會衰退,將以良好的態勢持續發展。
樊綱:對奧運后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我對奧運后中國經濟充滿信心。”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在論壇上明確表示,奧運概念為中國經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不僅對基礎設施建設、旅游業有帶動作用,而且從觀念和制度的各個方面促進了中國進一步改革和發展。
對于一些國家在奧運之后出現經濟下滑情況,樊綱解釋道,這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首先,經濟規模問題,如果舉辦城市在一國的經濟規模中占比較大,那奧運賽事這種大規模的投資項目確實有可能對之后的經濟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但中國包括三十多個省區市,北京在其中的比例是比較小的,即使是在奧運會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最高峰的2006年,北京的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比重約為2.9%,同年的施工面積僅占全國的3.1%,對全國的影響還是比較有限的。
其次,北京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不會在奧運會后出現大幅下滑。因為北京目前仍然處于發展的早期或中期階段,它對于基礎設施的需求、對城市設施的需求、對城市住房的需求,在今后十年、二十年都會有巨大的潛力。
“當然,從其他國家的經歷來看,奧運之后有可能會出現一個衰退的過程,我國也一樣,畢竟有時候預期和現實會出現差別。”樊綱表示,但國內從2007年底就對宏觀經濟進行了及時調整,增長速度和出口在放緩,樓市在調整,股市在進行嚴肅的調整。因此,他認為奧運會以后中國的經濟將開始新一輪的相對比較健康和穩定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