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格拉頓:奧運將至少給北京帶來60億美元收益
作為全球最為著名的體育賽事,奧運會每年會吸引全球超過2/3的人口關注,這使得它的經濟內涵越來越高,由此而產生的轉播權、運動員的贊助費、廣告費也日益上升。
那么,今年的奧運會將會給北京帶來多少經濟效益呢?著名英國運動經濟學教授克里斯·格拉頓認為,奧運將至少給北京帶來60億美元收益。
“倫敦是2012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此前英國學者曾經做過一項研究來衡量奧運給倫敦帶來的價值,最后的結果是20億英鎊。如果將這個平均值適用于中國人口,得出的北京奧運會價值大約為800億美元。”克里斯-格拉頓表示,即使相對于倫敦,中國人只有10%有支付能力,這個價值也將高達80億美元。另外,再加上奧運的國際媒體傳播價值,結果可能更高。他舉例說,經測算,2000年悉尼媒體報道的價值就達到50億美元。
“雖然北京奧運會是一屆開支很多的奧運會,各項投資總額達到了300億元,但是這種投資能夠改變北京的通訊、交通設施,而且至少將存在50年,也就是說會有持續的經濟效益。因此,我們作了一個預測,估算2008年北京奧運會經濟影響大概可以達到300億美元,給北京至少帶來60億美元的收益。”他說。
王偉:奧運提升企業品牌價值
“北京奧運會不僅為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為廣大群眾參與支持奧運,提供了平臺,也為廣大國內企業參與奧運搭建舞臺,為扶持民族企業,塑造中國制造品牌作出了貢獻。”據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王偉在會上介紹,北京的市場開發計劃于2003年9月正式啟動,至今贊助計劃已經全部順利完成,共產生了62家奧運會贊助企業,15家奧運體育器材供應商,35家殘奧會贊助企業,5家火炬接力贊助企業,為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運行提供了資金、物資和服務等保障。
中國銀行就是這些贊助企業中的一員,奧運會顯然給中行帶來了不小的收益。
“我很高興告訴大家,在奧運會召開之前,中國銀行贊助奧運會的全部成本已經收回,我這里指的收益只是和奧運相關的直接收益。”在2008奧運經濟(北京)論壇上,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表示。“奧運使我們獲得了難得的戰略價值、品牌價值和服務價值。”肖鋼指出,在經濟價值方面,中行建設了一批基礎設施,興建了網點,購置了設備,也獲得了相當豐厚的經濟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