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模式的成功可以用‘三低’來形容。”在義烏小商品市場從事多年副食品批發生意的樊子光對記者稱,“那就是低成本、低稅費、低價格。”5塊錢一件的棉質襯衫,這樣不可思議的價格就是義烏成功的最大殺手锏。在樊子光看來,一個低成本的市場必然促進交易量的活躍,加上當地政府著力培養保護一批有沖勁的商人,使得義烏模式非常有發展前途。但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出口退稅下調、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和貿易壁壘等一系列影響的綜合作用下,義烏模式既有的傳統優勢正在不斷削減,內在劣勢尚未消除,義烏“三低”模式還能挺多久?
爆炒商鋪推升交易成本
商鋪無疑義烏模式中最值得探討的關鍵詞。因為,商鋪是構成義烏小商品城的最基本單位。在小商品城內一個又一個9平方米左右的商鋪空間中,造就了眾多身價百萬、千萬的富豪。
“你見過5塊錢一件的棉質襯衫么?”在義烏小商品城從事副食品生意的樊子光稱,“可能這件襯衫的成本在50元,但在義烏,你可以只花5塊錢就能買到。”
由于義烏小商品城產品豐富,價格低廉,對國內外客商形成了巨大吸引力。對上游供應商而言,若其產品能成功打入小商品城,就意味著無比龐大的潛在市場,產品甚至可以直接打入世界市場。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已經成為共享式的國際貿易平臺,其具有的輻射全球的巨大銷售網絡,是制造商、批發商實施大規模銷售策略可借助的最重要的平臺。”浙江工商大學現代商貿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鄭勇軍教授這樣評價。
正是由于義烏小商品城巨大的潛在銷售力,眾多國內外供應商愿意向小商品城內的商戶免費鋪貨,而當供應商的產品銷售不佳,或者資金回籠困難的時候,就會出現低價傾銷的現象。
“每年在100家向小商品城供貨的供應商中,可能會倒掉50家;在其所銷售的10件產品中,有9件可能會虧損。”樊子光稱,“但只要有一件產品在小商品城成功,就能把9件產品的虧損彌補回來。在義烏小商品城內,經由這一道路成功的案例多不勝數。”
在樊子光看來,小商品城商鋪的猶如一個聚寶盆,每年都吸引著難以計數的供貨商和經營戶涌入小商品城,你爭我搶,前仆后繼。
而這一“聚寶盆”效應也使得商鋪的價格水漲船高。“去年最高峰的時候,我所經營的商鋪的市場價格約在300萬元。今年由于小商品城三期進入招商階段,商鋪市場行情跌到了250萬元左右。”經營玩具生意的余天龍對記者說。
而小商品城的管理部門正在想盡辦法努力降低商鋪的成本。“作為小商品城的管理單位,我們必須保持市場商鋪的低成本”,義烏小商品城集團辦公室一王姓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舉個例子來說,目前,小商品城一期商鋪的市場價格約在每年20萬~30萬,但我們出租給商戶的價格每年不到2萬。”
盡管如此,商鋪的價格還在不斷的瘋長,并對后來者形成了越來越高的門檻效應。而對眾多商鋪的承租人而言,圍繞商鋪使用權的爭奪越來越激烈,進入小商品市場的成本越來越高。
“競爭激烈的時候,一個商鋪使用權的投標權黑市價格可以高達30萬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商品城的商戶對記者稱,“這只是投標權的價格,但這不一定能保證成功地取得商鋪使用權。如果競標失敗,這些錢就相當于打了水漂。”
“現在賺錢的生意還是商鋪生意。”該商戶稱,“雖然小商品城的管理部門嚴管商鋪轉讓行為,但買賣商鋪的行為還是時有發生。一些商鋪的投機者,也賺了不少錢。”
供應商“供養”的日子結束了
“我們現在暫時還不缺錢。”在提到最近浙江眾多中小制造企業因為原材料上漲和銀根緊縮導致資金鏈緊張這一話題時,在義烏小商品城內從事副食品貿易的樂霖食品商行總經理陳平華對記者表示。
陳平華在義烏小商品城內從事副食品貿易已經有10余年時間。由于經商已久,已經積累了穩定的供貨商和銷售網絡,并在小商品城內擁有了兩個商鋪。穩定的關系網,也讓陳平華目前的生意較少受到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
而同樣在小商品城從事副食品貿易的樊子光表示,由于獨特的運作模式,小商品城內的商戶一般不缺錢。由于客源眾多,義烏小商品城內的商鋪很有銷售力,而且經營者的信譽很高,“一般供應商會先鋪貨到小商品城內的商戶,結款周期很靈活,很多都是在產品銷售出去之后,商戶再將貨款付給供應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