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觀察:市場經濟是信心經濟
談到市場的信心,我今天特地查閱了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一些數據,在2006年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是93.8,而今年5月是94.3,消費者預期指數,2006年5月是96.3,今年5月是97.0。兩年時間,雖然CPI漲幅從谷底攀升到了高位,但消費者的人氣沒跌反漲,這說明大家對自己的未來并沒有陷入悲觀,坐在中國經濟這輛大車上,大家堅信還有好日子在等著自己。
老百姓是在拿自己的消費給中國經濟投下信心票,企業也有自己的投票方式。摩根士丹利預測,受惠于北京奧運會的帶動效應,2008年中國廣告市場將出現一個增長高峰,比2007年大幅增加25%,達到2450億元。專業研究機構尼爾森公司則預測,中國今年主要媒體的廣告收入將位居世界第三,僅次于美國、日本之后。天下沒有誰愿意做賠本的買賣,企業把大把大把的廣告費投在中國,也一定堅信他們能從中國經濟中分到更大的蛋糕。
其實,我拿出這幾組數據,是想建議大家,理性的來看待目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些跡象,與其悲觀的來放大一些問題,還不如實實在在的探求新的增長空間。我們的確需要冷靜觀察中國經濟的眼光,但我們也不妨真實地去感受來自市場火熱的熱情,看到那些在市場上繼續投資中國的信心。畢竟,這些信心的背后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