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廣闊農村創業去!”昨日獲悉,市農業局已出臺相關實施細則,亮出“農村創業”的鮮明旗幟,鼓勵社會資本大力投資“三農”。
據悉,鼓勵社會資本重點投資的11個農業領域是:無公害蔬菜栽培;動植物優良品種選育、繁育、保種和開發;農作物秸稈還田與綜合利用(包括青飼料、秸稈氨化養畜、還田、氣化、培育食用菌等);食(藥)用菌菌種培育;農牧漁產品的無公害、綠色生產技術開發應用;農牧漁產品儲運、保鮮、加工及綜合利用;農產品深加工中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果汁、蔬菜汁、飲料開發或生產及其原料基地建設;植物飲料類及植物蛋白飲料開發或生產;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農業旅游及旅游資源綜合開發項目建設。
市農業局負責人付明星介紹,未來幾年,我市農業積極打造全省農產品物流中心、農產品加工中心、新品種新技術展示中心、優質農業種苗繁育中心,將著力建設15個特色產業板塊,為各界創業人士搭建施展抱負的廣闊舞臺。
這些基地包括——三大特色種植業板塊:100萬畝瓜菜基地,1500萬平方米食用菌基地,100萬畝優質糧油基地;六大畜禽集約養殖基地:4萬頭奶牛基地,250萬頭生豬基地,億只水禽基地,1000萬只蛋雞基地,2500萬只肉雞基地,10萬頭肉牛基地;三大名特優水產養殖帶:梁子湖、嚴東湖55萬畝養殖片,武湖、漲渡湖37萬畝養殖片,沉湖、銀蓮湖、荷包湖18萬畝養殖片;三大鄉村休閑游板塊:生態旅游、都市城郊休閑、農業觀光。
日前,市農業局組織出版《農業創業服務手冊》,首批推出91個農業招商投資項目,投資額達61.74億元,供各界投資者選擇。
本報訊(記者周韌 通訊員肖小秋 李偉)“市郊農村就像一座沉睡的金礦,等待創業者去開發”。昨日,市農業局副總農藝師楊普社指出,農村創業潛力巨大,為各界有識之士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能的大舞臺。
我市現有農業資源680萬畝,其中耕地311萬畝、可養殖水面180萬畝、林地160萬畝;有湖泊166個,水庫273座,塘堰8.51萬口,總水域面積占全市土地面積的26.1%;低山、丘陵、平原面積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5.8%、12.3%、81.9%。
“我市農業資源豐富,但是耕地、水面開發利用不足,大量荒山、荒坡處于閑置狀態”, 楊普社認為,這為農業創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通過吸引社會資金的投入,擴大土地、水面等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率,一來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調動農民創業,帶一方富裕;二來加快農村產業化、規模化、現代化經營,促進農村經濟的騰飛。
隨著“兩型社會”試點在武漢的實施,我市農業創業大有可為。到農村創業,有豐富的農業資源、相對低廉的勞力資源做保障,有產值可觀的眾多項目,有優惠政策“保駕護航”,因而農業創業前景十分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