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模式——未來互聯網的新商業模式
對“云計算”的定義不下幾十種,但“云計算”其實只有一個,我們需要的是能夠識別出它的那種已經達成一致的認識,而不是表述。“云計算”首先是一個技術構想。以個人做個比方,為了達到某個目的您需要在您的電腦上安裝各種各樣的軟件。 云計算,一個眾多企業者們能時常聽到的新名詞,但包括最前沿的從業者的絕大部分人并不清楚“云計算”具體是什么。本期筆者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帶大家走進“云計算”這個新名詞所代表的世界,看看它究竟能夠給我們企業者帶來什么。
“云計算”這個概念
對“云計算”的定義不下幾十種,但“云計算”其實只有一個,我們需要的是能夠識別出它的那種已經達成一致的認識,而不是表述。
您也許有這樣的感覺,就是互聯網IT界的新概念真是層出不窮,4-5年前在各大報端ERP、CRM等新詞匯到處都是,然后是兩年前的SaaS、還有 PaaS、S+S等,現在是“云計算”,這些新概念此起彼伏,紅一陣之后就淡出人們的視野,您還沒搞清楚它們究竟是什么就有新的概念將它們替代。
您也許還有這樣的感覺,您如果想從網絡上找“云計算”到底是什么會非常困難,描述很多卻不盡相同,好像每種描述都在回答你的疑問,但實際上支離破碎的信息和新聞會將您置于更大的疑團里。現在這篇文章即試圖給您描繪 “云計算”這個概念的一個總體印象,將您拉出這個疑團。
“云計算”首先是一個技術構想。以個人做個比方,為了達到某個目的您需要在您的電腦上安裝各種各樣的軟件,有WORD、PHOTOSHOP、 REALPLAYER等等,每有一個新需求就要安裝一個軟件,哪怕這個軟件您可能一年就用一次;假如您要同時用20個軟件協同工作,但您的電腦配置很低,您又是一個性急的人,一下子打開的20多個軟件會因為運算量太大(對于電腦來說運行這些軟件就是一組龐大的計算量)造成死機。這時您就會想,我能不能不用安裝這些軟件就能在有需求的時候隨時用到它們?我能不能讓隔壁的十幾臺電腦共同幫助我運行一下這20多個軟件?正是基于類似的想法,“云計算”被提出,當然“云計算”面對的是企業更加龐大、復雜的應用需求,所以它本身也很龐大、復雜。但我們可以簡單的將它理解為:云計算是一種由云端(我們不必關心什么是 “云端”)負責運算的技術結構,您隨時需要隨時取,需要什么就用什么,需要多少就有多少。
“云計算”其次是一種商業模式。正是上文提到的“需求”催生了這種商業模式,企業在日常的經營過程中,需要各種各樣的軟件和平臺,比如企業的財務系統、人力資源、物流供應鏈管理、CRM、ERP,每一個部分都需要多個軟件、多個平臺組成一個系統才能夠實現, “云計算”這種商業模式輕松解決了這一問題,“云計算”公司通過對基礎架構和物力資源、各種中間平臺(如PaaS、多點租用基類共享、元數據驅動等),再到數據集中化應用存取管理、協作模式應用和工作流審批、表單、數據接口鏈接等等各個模塊進行梳理、整合、開發,并將這一系列組成的“云計算”作為一個基礎平臺開放給客戶,一方面那些軟件開發者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根據企業需求開發各種軟件以供企業租用,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使用各種各樣從軟件到硬件的各種服務、資源,提交各種運算需求等等,極大降低了企業的采購成本和運維成本。
企業能從“云計算”得到什么
對“云計算”的定義不下幾十種,但“云計算”其實只有一個,我們需要的是能夠識別出它的那種已經達成一致的認識,而不是表述。
企業能夠從“云計算”得到關于企業信息化所需要的一切,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需要多少就有多少。百度百科對“云計算”的定義是:
狹義“云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硬件、平臺、軟件)。提供資源的網絡被稱為“云”。 “云”中的資源在使用者看來是可以無限擴展的,并且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按使用付費。這種特性經常被稱為像水電一樣使用IT基礎設施。
廣義“云計算”是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件、互聯網相關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務。
由此可見,“云計算”最核心的關鍵詞是“按需使用,隨時獲取,隨時擴展,按需付費”,目前的企業信息化服務是遠遠達不到這個水平的。下面我們從簡單的幾個方面來闡述一下企業究竟能從“云計算”得到什么。
“云計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數據存儲中心
數據并不是保存在自己看得見、摸得著的電腦里才最安全。企業電腦常被木馬病毒攻擊,企業的數據安保并不能做到足夠的專業,但是,“云計算”公司會有頂級的專業團隊專門來負責“云計算”中信息的安全,不然他們就必須為此付出沉重的商業代價,他們會提供各種專業而嚴格的權限管理策略讓企業不同層級的人共享數據。
“云計算”降低對用戶端的設備要求
企業用戶不再需要給員工電腦安裝各種各樣的應用軟件,不再需要考慮用哪個系統,或某個最新版本,不再需要不斷升級電腦硬件,不再需要害怕那些應用軟件有沒有木馬,不再需要為了打開客戶發來的某種格式的文檔瘋狂尋找并下載某個應用軟件……
因為“云計算”的所有運算能力都在“云端”,所有的軟件在“云端”都有,所需的存儲也在“云端”,企業只需要一個能上網的電腦、一個瀏覽器就可以。一切都是通過瀏覽器完成的,這更像是將企業的終端設備僅僅只是一個“辦事窗口”。
“云計算”輕松實現不同設備間的數據與應用共享
“云計算”可以鏈接企業員工的手機、PDA、電腦等各種可以接入云的終端設備,這些設備之間的數據可以無障礙共享,企業不必要在這些終端上都安裝一個插件。因為在“云計算”中,數據只有一份,保存在“云”的另一端,企業的所有電子設備只需要連接互聯網,就可以同時訪問和使用同一份數據。
以客戶信息管理為例,當企業使用網絡服務來管理客戶信息后,企業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一臺電腦進行管理,可以在任何一部手機上直接和客戶聯系,也可以把某個客戶的的資料發給別人共享,這一切都是在嚴格的安全管理機制下進行的,只有對數據擁有訪問權限的人,才可以使用或與他人分享這份數據。
而現在企業能夠做到的就是老板會打電話給某個員工,讓他幫查一下某個客戶的電話,這名員工查到之后然后回電,老板記憶力不好,還需要到處找紙和筆記下。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云計算”的這個特性可以在企業更加復雜的應用中體現。
“云計算”為企業使用網絡提供了幾乎無限多的可能
為存儲和管理數據提供了幾乎無限多的空間,也為企業完成各類應用提供了幾乎無限強大的計算能力。這個在單個電腦或企業系統中是無法實現的,在單個系統里只是有限的一臺電腦來執行這些應用,但是在云計算,數千臺、數萬臺甚至更多服務器組成的龐大的集群來參與運算,云計算的潛力卻幾乎是無限的,當企業把最常用的數據和最重要的功能都放在“云”上時,企業的信息化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