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出臺盡快上路
盡管發展四輪低速電動車獲得了山東各方的一致認同,但國內汽車業的主流觀點卻對此多有詬病,認為其對于提高國內電動汽車研發水平沒有幫助。
“都說低速四輪電動汽車技術含量低,為什么歐盟和美國還要大量進口?”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魏學勤對記者說。
而在山東“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聯盟”中的時風集團、寶雅新能源汽車等企業看來,四輪低速電動車不僅在國外有廣闊的市場,在國內也應放開管制,扶持發展。
山東交通學院汽車工程系副主任萬征表示,國外先進汽車企業已經在著手研發完全不同于傳統汽車模式的新能源汽車的設計結構,“國內新能源汽車要發展,也應該有自身的標準和設計模式。”
“目前,寶雅等新能源汽車已經有了企業標準,我們現在爭取促成地方標準的盡快出臺,繼而解決電動汽車上路難的問題,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魏學勤告訴記者。
9月25日,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汽車工程學會和電動車產業化辦公室聯合省內18家企業成立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聯盟,將此前一直單打獨斗的電動汽車生產企業結合起來。正如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魏學勤所說,創新聯盟的成立,會促使山東新能源汽車用大型新能源客車和低速四輪電動車兩條腿走路。而山東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線路圖,也漸漸清晰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