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上海市政府同意,本市將自10月11日起調整出租汽車運價,市區出租汽車、小型客車起步價從11元調整為12元,超過起租里程單價由每公里2.1元調整為2.4元。另據相關人士透露,原本由政府補貼的油貼將暫時取消;而受運價改變影響,10公里以上的打車費用將有明顯增加。
很多市民對出租車此時提高運價都感到不能理解,9月底成品油價剛進行過下調,那么出租車運價提高的依據何在?雖然有關人士解釋,根據出租汽車運價油價聯動機制方案,運價的調整是與一定時期的油價相關,而不是僅僅看某一個月的價格。但在這“一定時期”的選擇上,顯然大有文章可做。畢竟現在國際油價象坐過山車,國內油價也調整頻繁,主管部門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通過對“一定時期”的選擇來決定運價是漲還是跌。按照運價油價聯動機制規定,運價調整后的一年內,本市出租汽車運價不受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影響。也就是說,那怕這一年內油價跌得再兇,運價也不會再作調整。因此在成品油價剛剛下調之后就提高運價,顯然難以服眾。事實也確實如此,此次上海調整出租車運價,主要原因一是政府取消了出租車司機每月5、600元的油貼;二是上海提前實施國家機動車第四階段排放標準,將從今年11月1日起執行車用汽、柴油地方標準(“滬IV”標準),出租汽車用油成本也將大幅上升。
可見,出租車漲價,主要是因為運營成本出現大幅上升。在市場經濟中,運營成本上升,就必然涉及成本分攤機制。就出租車而言,政府、出租車公司、司機和乘客,都是這個成本分攤機制的參與方,然而誰先誰后,誰大誰小,卻大有講究。
這幾年上海等眾多城市一直都在推行“公交優先”戰略,以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既然有關部門多次承諾公交票價不漲,那為何同樣屬于公共交通工具的出租車反倒要提高運價呢?這顯然與市府發展公共交通、降低市民出行成本的愿望背道而馳。而且,提高運價可能讓更多的市民選擇私家車,讓本已不堪重負的道路更加擁擠。既然出租車有公共服務的屬性,承擔了公共交通的智能,那么當運營成本上升的時候,政府理應首先分攤一部分成本。
其次,出租車運營成本固然與油價有關,但油價顯然并非其成本的全部,出租車“份子錢”才占了大頭。據統計,按干一天休息一天計算,上海出租車司機每人每月繳納費用總數約為9620元,遠遠高于司機自身的收入。處于寡頭壟斷地位的五大出租車公司每天坐收1178萬元,這昂貴的“份子錢”中,除了必要的稅費和管理成本,又有多少屬于不合理的壟斷利潤呢?如果這些由出租車公司收取的“份子錢”能夠適當降低的話,完全可以彌補油價上漲對出租車司機收入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