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引院士不如扎實引團隊
“引進一個院士能帶動多少產值?”馮冠平直言不諱地說:“深圳在引進人才的問題上不能急功近利,還是實實在在好。”他指出,現在海外期望回國創業的人中很多掌握了最前沿技術,有的甚至是整個的人才團隊。我們應當著眼城市產業發展遠景,想辦法著力引進這些創業團隊。他向市委市政府建議,在美國硅谷建立深圳市創新創業中心,把孵化合作平臺的前沿陣地放在海外,主要任務就是聯絡、引進高科技的創業人才,并為這些人才回國創新創業提供前期支持與服務。
馮冠平的建議引起共鳴。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人事處處長馮偉指出,市政府應每年至少組織到海外招聘一次,同時改革目前科研項目的申請方式。深港產學研基地副主任張克科指出,應廣泛利用海外留學生校友會的資源,將其作為人力資源引進的一個主渠道。他還表示,香港的幾所高校最近都提出愿意與深圳合作培養研究生,我們可以接力香港高校資源。
王榮已就人才問題多次批示
“馮院長反映的問題非常符合實際。”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王敏表示,方方面面的情況顯示深圳在人才引進上面臨的激勵競爭和人才建設的危機。盡管做了很多工作,但深圳吸引人才的Cye.com.cn優勢的確在弱化,“我們感到壓力非常大。”王敏說,省委常委、代市長王榮剛到深圳工作4個多月,就已對深圳的人才引進問題作出多次批示。
王敏表示,最近該局將近些年來深圳出臺的人才政策專門做了全面梳理、總結和分析,并已上報給市委市政府,其中主要講的就是問題。現在看來,“守株待兔”式的人才引進模式已經行不通了,市里已計劃將經貿部門在海外的四個代表處,加掛人才引進機構的牌子,強化人才和智力引進功能。“這項工作必須抓緊,否則等海外人才歸國的這段高潮期過去,良機就喪失了。”
要有危機和憂患意識
“以前‘孔雀東南飛’,現在‘孔雀東飛’,對此我們要有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肖志恒回應說,深圳過去30年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靠人才,今天進一步發展也要靠人才,未來再創輝煌還是要靠人才。“無論廣東還是深圳,在人才引進上還是有優勢的,關鍵要好好研究為什么優勢在弱化,如何在新形勢下再創新的優勢。”
肖志恒指出,有好的發展前景才能吸引并留住人才,要更多從產業需求出發,有組織有計劃地引進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