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大蒜”之后 誰是下一個游資炒作目標
 某農貿批發市場一位大蒜批發商正在搬運大蒜。新華社記者 王菲/攝
一場甲流疫情尚未對社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卻對大蒜、辣椒等農副產品帶來巨大影響,市場價格高燒不退,百姓餐桌大受影響,甚至對我國的物價形勢乃至通脹問題產生了猜測。種植大蒜的農民沒有得到利益,消費者被動接受大蒜“海鮮價”的現實,這樣的農產品流通方式容易產生忽冷忽熱的波動,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游資”也將愈來愈壯大,面對我國農產品比較落后的流通形式,不少市場觸角靈敏的“游資”開始把眼光盯在農副產品上面,借助任何由頭左右農副產品價格,以從中獲取暴利。有人預測,“爆炒”行為將隨著市場信息傳播、物流發展、社會熱點等發展,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
市場上,游資借助甲流概念瘋狂炒作大蒜和辣椒,導致這兩種產品價格飛漲。在大蒜、辣椒價格炙手可熱的時候,玉米、大豆價格在國家臨儲政策出臺后,也出現了收購價格升高的跡象,為此不少業內人士擔心玉米,大豆等糧食品種也會遭到“爆炒”,從而導致價格發生大幅度波動,進一步推高“通脹”預期。新華社經濟分析師認為,國內游資炒作部分農產品品種今后不可避免,但涉及大宗農產品卻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在大宗農產品“政策市”的背景下,游資甚至是望而卻步,不會貿然進入大宗農產品的炒買炒賣中。
農副產品遭“爆炒”價格此起彼伏現“異動”
雖然大蒜不是市民餐桌上的主食,但作為制作菜品的輔助調料卻是必不可少的。《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吉林省長春市調查了解到,當地的大蒜零售價已達每公斤12元,盡管市民還是照樣買著吃,但這樣的價格已經給人們的生活和相關企業帶來影響。
不少商販認為,今年大蒜的價格漲得真像坐上了火箭一樣。年初的時候,每公斤才1.2元左右,誰料到現在批發每公斤接近8元。在長春市的多家蔬菜市場內,不少蔬菜攤主一聽到顧客抱怨大蒜、辣椒價格太高,都來向顧客“倒苦水”。在長春市永昌蔬菜市場內,一位攤主說:“其實,進價太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銷售量,攤主并沒有賺到多少錢,漲價跟不漲價效益都差不多。另外你別看現在價格高,估計以后還要漲價呢,你看辣椒都漲價了,今后什么白菜,大蔥,洋蔥等肯定都要漲價,已經有好多人要準備囤積這些品種,準備漲價后拋售了。”
另據了解,辣椒行情也呈現上漲趨勢。普通居民雖然對大蒜、辣椒等漲價沒有對大米、白面漲價反映強烈,但依然對一輪輪的漲價風感覺無所適從。從豬肉、豆油價格上漲,再到大蒜、辣椒等價格上漲,這一輪輪的漲價風潮有點讓大家“吃不好”或者“不敢吃”了。長春市民張淑艷一家兩口依靠每月610元的低保補助生活,她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每月低保補助下來,首先想到的是買米買面買油,其余的就是哪樣蔬菜便宜就買哪樣,大蒜、辣椒漲價后,我們家幾乎就不買這些東西了。”
不少長春市民認為,農副產品價格產生波動是正常的事情,但不能忽高忽低,一下子就漲這么多。以前一種農副產品價格漲跌是隨著種植面積、自然災害影響等原因而變化的,而現在卻是有人炒作這些東西,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盡管價格一個勁地上漲,但農民卻沒有真正得到實惠,相反都在琢磨著明年是否要擴大種植面積。山東省禹城市安仁鎮齊堯村多年來都有種植大蒜的習慣,但每斤大蒜三四角錢的價格并沒有讓大家增收多少,反而隨著人工費用的增加,不少農民認為種植大蒜有點不合算。聽說一斤大蒜在城市里賣到了五六元,農民李占軍說:“多少年來我們這里的大蒜都是幾角錢一斤,到城市里一般都要在二三元一斤,漲到五六元我們農民也沒有見到什么利潤,都讓那些販蒜的人賺去了。不過看到大蒜價格這么好,明年準備多種一點。”
或將成為物價上漲的“發動機”
“爆炒”農產品會帶來幾個直接的不利影響,甚至對我國今后農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一是給農民傳播一個脫離市場的信息,導致農民盲目種植,從而造成經濟受損。農產品的市場信息能夠給生產者一定的提示,對明年的種植計劃能夠提前打算。然而經過“爆炒”后的市場信息就脫離了流通市場及需求市場的規律,人為地制造了一個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容易導致市場信息不靈通的農民盲目擴大種植,對市場信息的“誤判”所造成的影響不是一年兩年就能消除的,甚至更加劇了農產品市場出現大漲大跌的局面,給三農工作帶來更大的挑戰。
二是農副產品“爆炒”將進一步推高農產品價格,給我國帶來民生壓力。在我國,糧食供求基本上處于供求緊平衡狀態,群眾生活用糧能夠得到保障,而且炒作這樣的大宗農產品需要一定的實力和風險,所以每年產量不穩的一些農副產品成為游資下手的品種。盡管大蒜、辣椒等不是群眾餐桌上的主食,但價格飛漲所帶來的群體效應不容忽視,從而導致民生成本不斷推高。大蒜價格瘋漲,不僅讓人聯想到近年來曾變動較大的豬肉價格,以及由此引發的CPI波動和民生焦慮。投機資金介入民生領域瘋狂炒作,其負面影響卻不能視而不見。
三是盡管我國尚未出現通貨膨脹,爆炒農副產品如果帶動整個農產品價格上漲,此舉將成為物價上漲的“發動機”,從而推高整個價格水平,產生通脹或者通脹苗頭。農民生產不會將糧食,蔬菜等分得太細,市民消費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一個品種的農產品上漲,有可能帶動整個農產品的價格波動,尤其是這種恐慌在特定情況下會有擴大的危險。今年的甲流背景就是這樣,如果甲流持續擴散及百姓產生恐慌心理,一個農產品的價格上漲將帶動其余產品價格齊頭并進,雖然這樣的跟風上漲不會持久,但造成的社會影響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相關新聞:中國式《瘋狂的大蒜》商機?陷阱?
瘋狂的大蒜 還能捧多久
溫州商人瘋炒大蒜 裝卸工一筆賺50萬(CCTV經濟半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