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金融報報道 當元旦夜的時鐘走過零時零分,11國19億人民的生活將在“有意識的選擇”和“無意識的被選擇”中發生改變。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10+1自貿區正式成立。“新馬泰7日游”離老百姓更近,泰國的香米和火龍果便宜了幾毛錢……這種變化,細小到一些人甚至感覺不到。而另一些人,生活卻會因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葉君就是“另一些人”中的一位——
2009年,葉君度過了驚心動魄的一年。作為舟山市岱山日升圣誕玩具禮品廠的銷售總監,他和他的團隊遭遇了歐美訂單驟減、出口嚴重受阻的打擊。所幸的是,2010年開年,葉君就收到了一份新年大禮——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葉君激動地難掩欣喜:“在歐美老牌市場受金融危機影響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東盟將成為我們新開辟的重要市場。”
11國搭臺、19億人參與,接近6萬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4.5萬億美元貿易額,這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區,是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也是發展中國家之間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必將對21世紀上半葉的世界經濟與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降關稅,當務之急
元旦假期期間,廣西南寧市的華聯、人人樂、南城百貨等大型超市生意紅火,商家不約而同地在水果攤位最顯眼的位置上擺放著從東盟國家進口的水果,山竹、龍眼、木瓜、椰子,應有盡有。正在購買山竹的南寧市市民吳桂明說:“原來中國市場上每公斤20元-30元的泰國‘貴族水果’山竹,現在10多元就可以在南寧等地的市場上買到。我們這是在提前享受自貿區政策,享受零關稅帶來的實惠。”
記者簡單地算了一筆賬,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進口水果最多可以降價兩成,泰國香米也有望降價一成以上。這些東盟商品集體降價,正是緣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采取的“零關稅”政策(編者注:所謂“零關稅”,是指進出口商品在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設置的海關不向進出口國征收關稅)。2010年1月1日開始,中國自東盟進口的產品中,將有93%的產品實行零關稅,對東盟平均關稅將降低到0.1%。同樣,東盟將對中國90%以上的產品實行零關稅。
“由于實施‘零關稅’,我們廠今后每年出口到東盟的產品至少可以少繳百分之十幾的出口稅和百分之二三十的進口關稅。”葉君進一步指出,目前,東盟已經是他們廠的新增長點,僅次于美歐市場。
許寧寧是一位資深的“中國-東盟人”,作為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常務秘書長,他在東盟的政界和商界有很高的聲譽。許寧寧向記者介紹,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分3個階段:一是到今年年底,啟動并大幅度下調關稅的階段基本完成;第二階段是到2015年,東盟新的4個成員國絕大多數產品關稅為零;第三階段是2016年以后。“第三階段會發生什么,現在誰都不得而知。”許寧寧告訴記者,“東南亞經濟共同體和東亞共同體的建設進展,都將直接影響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發展。”
人民幣,明日之星
“做生意可以用人民幣結算,讓我們更有安全感。”杭州波蒂亞服飾公司是一家專業的服裝加工企業,歐美國家一直是他們的重點市場。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與歐美市場不同,東盟地區匯率更加穩定,部分國家還可以用人民幣結算,這樣一來有效地降低了企業匯兌風險,提高盈利水平。”
事實上,早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籌建期間,一些實力較強的外貿企業、特別是那些對中國鞋比較認同的外國商家已經改變了貨幣結算方法。西城同德鞋業基地的經理凌志強就表示:“我們公司收外貿訂單只收人民幣,美元、歐元都得靠邊站。”
對此,許寧寧直言:“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將成為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區域化的契機。”在他看來,商品的自由流動,必然要求貨幣的自由流動,這就給人民幣在更廣泛的范圍內使用提供了可能。
據統計,截至2008年年底,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到2310.7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達21.6%。然而,人民幣的接受程度并沒有跟上中國與東盟之間貿易的增長。以柬埔寨為例,目前人民幣、美元、泰銖、越南盾等貨幣同時在柬埔寨流通,但是人民幣交易總量不大,主要集中在旅游區和中小商品市場上,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柬埔寨久經戰亂、剛剛復蘇,經濟總量不太大,另一方面民眾對人民幣的信任仍然不足。
許寧寧建議,中國從東盟各國做起,逐漸建立人民幣的信用和結算機制,進而逐步將人民幣推廣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