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美國回來,朋友總是問美國那邊電子商務怎么樣啊,有什么好東西帶回來啊?下面我就談談個人所能了解到的一些看法.
總的感覺,在美國,公司更注重電子商務發展,普通百姓對電子商務反映平平.你難以相信,很多美國人,年紀大的不用說,很多年青人都不知道怎樣網上采購;而在中國,倒是基層的消費者表現熱情更高一些.也許是網上更便宜一些的緣故吧.在中國,廠家和公司更愿意花錢在人際關系上,而不重視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國外公司比較重視電子商務發展和新技術的應用.隨便打開一個美國公司網站,不僅設計精美流程,富于個性化,視覺沖擊力強.同時都開通了公司的facebook和twitter,把剛剛流行的社交營銷策略馬上應用起來.
利用美國公司網絡平臺采購,從選購到付款,到發貨,操作十分簡練,根本不需要打電話.而中國很多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建立很大的呼叫中心,有的甚至把呼叫中心轉移到河北河南等勞動力價格低的地區以降低成本.但是在美國人看來,這樣做是違反電子商務以高效為特征的,利用電子商務就是要減少甚至不用人力資源.
一旦在美國網站上采購了東西,網站就收集了你的資料,不定期的,你將會收到很精美的促銷雜志,以及打折卡,形成一系列系統完善的營銷推廣系統.
個人認為美國目前的商業環境更適合電子商務的發展.而中國需要很多很大的改變,比如誠信體系的建設,如何切實保護消費者等方面.有很多是關系到社會制度和生活習慣的,不是個人能輕易改變.你會感覺到有些很無奈.
在美國,每個人都有一個社會安全號碼(Social Security No),每次采購的時候,賣家通過這個號碼,可以查到你的誠信情況,然后安排適合你的付款方式.如果你的信用分數達到700分以上,說明你很講究誠信.在這種情況下,比如,你看上了一輛寶馬,你只需要添一個表格,他們就馬上把車鑰匙交給你,你每個月只要付500美金就可以了.如果不喜歡,隨時開回來,換一輛你喜歡的也沒有問題.銀行和其它金融服務機構也樂意提供按揭貸款給你,比如買房子,家具等,都非常方便快捷!不需要像中國那樣等很長的時間.如果你的信用分數降到500以下,你連裝一個電話都必須提前付清,否則電話公司不來的.因此,如果你想移民美國或在美國長期居住,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盡快和銀行建立信用關系.美國銀行剛開始會給你很少的信用額度,只要你多用信用卡,及時付款,你的信用分數會越來越高的.否則就算你存100萬美金在銀行,但是你的信用分數還是零,你到任何地方是不能賒賬的.
在美國,信用卡支付非常普及,如果發現了信用卡交易出了問題,持卡人有權拒付,而信用卡公司也能夠接受。但在中國,消費者得不到這樣的保障,所以在網絡支付的時候很謹慎。美國網絡支付,信用卡還是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paypal和其他的付款方式.信用卡讓電子商務更簡便,而中國只有在線支付的方式,信用卡使用非常不普及.
在美國,退貨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在沃爾瑪,你經常看到退貨的人排著長長的隊,這在中國是不可思義的.在這里,客戶是真正的上帝.在美國退貨,你只要說不喜歡三個字就已經足夠了.有的人買葡萄,說很酸,退了,有的人買魚,說魚死了,也退了.有些中國人甚至有些壞,他們在天氣熱的佛羅里達州買皮大衣,回中國探親1--2個月后,回去退了.呵呵,這畢竟是少數.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是消費者運動興起最早的國家,是最早成立消費者組織的國家,也是最早運用法律手段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國家。在美國,公司非常注重意品牌建設,非常強調產品的質量和包裝.郎咸平教授曾經講過一個歐美企業案例:一家四代就在做書皮的裝訂機,他們幾十年一直都在研究如何把這個裝訂機做的更好,他們花了上億的資金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他們花幾十年時間,去做這樣一個我們看起來不值得去做的產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