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上欺詐的案例不斷增多,以及國外的客戶越來越擔心貨不對板以及付款安全的問題,歐美客戶通過網絡很難買到自己需要的產品.最近不少外貿同仁反映,來自國外的詢盤數量和質量都在急劇下降.阿里巴巴傳統B2B此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甚至可以說已經到了生死存亡關鍵時刻。就像腐敗對于執政黨一樣.馬云這次的零容忍,不是一場簡單的公關秀,而是長期積累下來問題的總爆發,個人認為這也許是衛哲引咎辭職的主要原因吧.
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世界工廠,中國制造已經名揚天下.中國已經形成比較系統全面的區域化產業布局,比如廣東的電子產品,寧波的塑膠和文具,甚至小到嵊州的領帶,東莞小家電,義烏小商品等等.特別是在制造業上實現了高度的專業分工和社會化大生產.拿東莞生產一個電扇來說吧,電扇每一個部件都有專業工廠按照客戶的要求來生產,現在一家電扇廠能自己生產所有部件的已經不存在了,很多電扇廠已經變成按照客戶質量要求的組裝廠.這樣的例子在其它產品或行業比比皆是.雖然我們經歷了Cye.com.cn百年難遇的金融危機,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但是目前短時間內還沒有其它任何一個國家能夠代替中國.因此中國是世界上最需要B2B的地方,也成就了阿里巴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B2B公司.中國B2B問題不是B2B本身模式有問題,而是在中國這樣一種商業制度和習慣下,如何解決誠信和網絡安全兩大問題.讓國外客戶安心通過網絡實現采購,確實提高效率帶來便利,發揮電子商務內在的優勢!
另外想提一下的是,現在很多中國人,特別是很多年青人,滿腔熱血投入到電子商務浪潮當中,但是在這個不注重質量的市場,不在乎消費者的心態中,發展電子商務如同海市蜃樓,空中樓閣.電子商務不是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不是推銷虛偽的殷勤,那樣做只會讓你死得更快!電子商務是需要實體產品和市場支持的.多數作電子商務的人開始只是簡單的在網上銷售商品.當發展到一定階段,他們開始意識到品牌,質量穩定,倉儲等問題,開始嘗試高級營銷方法.當競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普通的營銷方法不能和競爭者拉開距離,必然要上升到對本行業生產,銷售,渠道進行整合,公司業務經營將從普通的商品經營上升到資本經營,難度越來越大.風險也隨之越來越高.因此,個人和公司發展電子商務要量力而行,要綜合考察各種資源和市場要素,選擇最適合自己條件的方式進行.不能過度利用和夸大電子商務,過度使用電子商務,和沒有效率的營銷推廣沒有兩樣!要把電子商務的發展和企業本身發展,產品發展和資本運營結合起來.
當然,中國發展電子商務也有自己的優勢.不是說一無是處.中國在很多方面都在趕上世界水平,某些方面還實現了跳躍式發展(Leapfrog)。如果你看美國的寬帶,就有很大的問題,因為他們有舊系統,而舊的有線系統難以處理寬帶服務,因此在保留還是拆除舊系統方面就會有麻煩。中國則完全不用擔心舊系統問題,直接就可以上寬帶,運用各種新技術。 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在文化上特別愿意接受快速的變化,中國就是其中之一。十年前的中國和現在是完全不同的。現在中國的移動電話數量已經超過了固定電話,而有移動電話,就可以創造出大量的本語言、文化的東西。比如,通過網絡發送短信息、游戲和圖片等,內容無比豐富。在以前,在網絡基本上是英文的世界,中文的東西很少。有了內容,商務的機會自然就越來越多了。 另外,在美國和歐洲,隱私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而且相當一部分人對新技術有很強的抵制情緒。由于對隱私權的極度敏感,一些新技術的應用就受到限制,而在亞洲,這個問題就沒有那么敏感。在中國,新技術發展和推廣,速度超過了很多其它國家,因為中國消費者非常愿意嘗試新技術。比如,在香港發行的智能卡,上面有電子化的指紋信息。這樣,你用的時候只要掃描你的指紋,就可以確認你是否就是那個持卡人,就可以進行比較安全的交易。而在美國,人們對如此個人的信息的公開是極度敏感的,因此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說實話,感觸的確很多.但是只能談談一般看法,由于時間短,了解不夠深入,由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指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