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問:從去年到今年,我國有多家基于互聯網的企業在美國上市,其中包括當當網、優酷、世紀佳緣等。您如何看待我國互聯網企業大批到美國上市?這一波互聯網企業上市潮,同當年新浪、搜狐上市有何不同?是否體現出新的發展趨勢?這是否說明我國的互聯網經濟迎來了新的發展高峰?
姜奇平答: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中,不乏久經市場考驗,在中國市場扎下根來的企業,它們是中國優秀互聯網企業的代表。但在大批赴美上市的企業中,也有一些為上市而上市的企業,其中個別的不擇手段上市圈錢,損害了中國互聯網股的信譽。給國外做空中國概念股的資本人以活靶子。
這一波互聯網上市潮,與當年新浪、搜狐上市一樣,都是美國風險投資推動的,不同僅在于上市的題材從單一的門戶,轉向了互聯網服務的方方面面,反映了互聯網產業正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平臺化看來是一個新的發展趨勢,SNS平臺有深化發展的可能。
中國互聯網當前的基本面是好的,主要表現在網民持續增長,移動互聯網將進一步推動中國上網潮,中國互聯網服務業在不斷壯大等方面。然而中國互聯網股因為在遠離中國的地點上市,與中國互聯網的基本面往往脫節。不宜根據美國納斯達克股市波動,來直接判斷我國互聯網經濟是在高峰還是低谷。
我國的互聯網經濟未來健康發展,要從國外投資驅動,轉向國內投資驅動;從跟風炒作概念,轉向與國民經濟主戰場結合;要立足國內,創造新的服務需求和體驗價值。要避免脫離產業基礎,追逐資本游戲。這樣才能避免大起大伏。
記者問: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互聯網經濟目前處于一個什么水平?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姜奇平答:發達國家均有國家寬帶發展戰略,我國沒有,在寬帶發展方面與發達國家的距離在拉大,服務和資費都無法相提并論,但是我國網民人數眾多,市場潛力非常巨大;我國互聯網經濟目前還處于初起階段,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比,只占3%左右,但產生了世界級的電子商務企業,這一點超過了許多發達國家;在信息增值服務的某些領域,如即時通信、搜索、網游等,具有領潮的商業模式及規模在四五百億美元市值的世界級的大企業,相比歐洲已具有一些優勢;包括電子商務服務業在內的互聯網服務業,在我國互聯網經濟發展中已形成一定規模,在未來幾年中還會有高速的發展,這些都預示著中國有可能像美國一樣,成為互聯網經濟發展的贏家。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造新的信息需求,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是下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帶來市場牽引作用。二是對轉變發展方式,改造傳統產業起到推動作用。電子商務正在沖擊包括圖書、醫藥等粗放產業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推動高效低耗的社會化大生產和個性化的新興生產方式的發展。三是推動我國服務業的升級,云計算將從根本上改變服務業的發展面貌,基于新技術的平臺化服務業的發展將使我國服務業從小生產,走向大生產。四是推動我國經濟進一步向以人為本,注重民生的方向發展。當然,我國互聯網的發展如果能得到改革的助推力,將會對我國經濟轉型發揮更大作用。
記者問:近一段時間以來,移動互聯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之一,電信運營商紛紛加大投資,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漸普及之勢,各種應用也如雨后春筍。請問,您怎么看待移動互聯網的這種發展趨勢,對信息通信業的影響是什么,對廣大消費者來說意味著什么?移動互聯網的大發展,是否會繼續催生出一批上市公司?
姜奇平答:移動互聯網是電信業與互聯網業、語音業務與數據業務融合的結果。在融合中,出現了業務重心和收入由語音向數據轉移的趨勢。電信運營商固然可以繼續做管道,靠數據流的增長獲得業務增長,但算總帳下來會發現,在整個移動互聯網的收入中,由于數據增值業務收入比重過低,而存在被邊緣化的危險。只有掌握數據核心業務這個制高點,才能在未來數據流動中,截獲高附加值的收入。
在移動互聯網高度數字化的今天,電信運營商收入結構中,新的數據業務達不到50%,就算不上先進的運營商。為此,電信運營商需要轉型。轉型的本質,就是從語音業務為主,轉向數據業務為主;從低收入的數據流量收入,轉向高收入的數據增值收入。
對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同質化消費的時代正在過去,他們將迎來個性化消費的時代,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會使他們得到越來越好的體驗。
移動互聯網的大發展,肯定會繼續催生出一批上市公司,以資源和稟賦上市越來越難,將來的上市公司需要以數據增值業務收入為主,具有數據核心業務上的核心競爭力,具有新的商業模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