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局
還有一件聚合本以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也發生了——聚合公司存儲在電信服務器上的主數據庫,也被浙江移動全盤挪走。聚合公司選擇將數據庫存放在“每次開會都和移動針鋒相對”的競爭對手中國電信114的服務器上,為的是保證相對安全,掣肘移動,可是聚合公司的這層保險也失效了。
“由此可以推斷,電信已基本上放棄了這項業務。”李鴻東說,因為平臺技術一直掌握在移動這一邊,在四家服務商里,與移動12580同質競爭的電信114對推廣這項業務的積極性不高。
“電信一是擔心自己的客戶流失,二是擔心掛號的號源分配不公。”熟悉平臺操作的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掌握了后臺技術后,就可以進行很多暗箱操作:如將優質號源分配給某個特定的服務商,而其他服務商不會知情;或優先從數據庫里挑選有價值的病患資源。如今,浙江移動既是服務商,又將整個診療預約平臺收歸自己,成為了完全的系統承建商。聚合公司認為,只有獨立于服務商之外的公司來做系統承建商,才能保證這個公益平臺的透明公正。
聚合公司從移動的增值業務合作受挫之后,就開始謀求自己的第三方地位,甚至向省衛生廳表示,愿意免費贈送該平臺的知識產權,只求承認其承建商的身份,但仍被衛生廳以其民企身份為由拒絕。這意味著一旦離開浙江移動這樣的國有大樹,聚合公司必然無資格參與任何承建,尤其在遭遇系統替換之后,以此為惟一業務的聚合公司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一開始催我們開發軟件、上項目,當我們埋頭干完活,發現自己已被一腳踢開,什么都不是。”李鴻東說。他堅持認為移動新上的系統,是剽竊他們的舊系統,“只是換了一個IP地址,里面的源代碼和手機端口數據都和以前一模一樣。”10月13日,聚合公司委托浙江秦簡律師事務所向浙江省衛生信息中心和浙江移動分別發送了律師函。浙江移動新聞發言人也向財新《新世紀》記者確認,此次事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
參與談判的人士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其實如果聚合公司示弱,愿意無條件接受移動公司的安排,浙江移動也會分一杯羹給聚合公司,畢竟這個項目他們也需要有人來執行,聚合公司也不至于淪落到現在一無所有的地步。
創業四年多的聚合公司,從200萬元起步,到兩年前與中國移動建立合作關系后,引入了杭州華盈創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天使投資人,到去年平臺確認將要上線之后,又引入了VC投資,有了上千萬元的融資。
然而,從VC投資人的角度來說,失去知識產權、依附移動運營商、無法成為獨立第三方的聚合公司,已失去了投資價值。
聚合公司投資失敗,天使投資人華盈創智派駐聚合公司的首席戰略官吳炅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他對目前惡劣的投資環境感到憤慨,“壟斷企業強權加上行政不作為,讓聚合這樣的微小創業型公司發展難上加難,早期投資的風險越來越大。”
10月19日,財新《新世紀》記者來到聚合公司,門口仍立著“歡迎進入中國醫療健康服務的大航海時代”的大幅宣傳牌,而辦公室內只有寥寥幾個善后小組人員在清理物品和資料。
目前,聚合公司的創始人們又準備另起爐灶,承包浙江在線在診療預約平臺中的一些技術支撐,并繼續創辦醫盟網。從最初的“無憂醫保”被叫停,到與中移動合作終結,又開始設想新的平臺,正應了SP行業的那句老話——“鳥槍換炮,狡兔三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