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基于地理位置,使得社交有了更多的優勢。
互聯網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它在時空領域的拓展,之前受到時空限制的業務都可以得到快速蓬勃的發展。比方說,以前紙質媒體是有地域的屬性,但被互聯網突破了;以前店鋪也是有地域屬性的,但被網購突破了。
現在,互聯網發展了一大圈之后,又繞回需要本地化這個概念了。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放眼四周、放眼世界,但吃喝拉撒的那點需求,卻永遠是本地化的,生活范圍總是有限的。本地化的各種服務,永遠占的是大頭。
第三:身份的可識別性。
PC社交時代,要想兩個人走到線下是很難的。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有個現象就是“朋友都變成了網友,網友都變成了朋友。”我在北京有一個非常好的朋友,我們高中是同一個班,大學是同一所學校,我們相距將近30公里,但一年很難見幾面。而我們對于彼此的情況都非常了解,因為有即時通訊工具,有微博,有 SNS。這就是朋友變成了網友。
網友變成了朋友,又怎么解釋呢?因為我們的互聯網越來越真實化,尤其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其中一個很大的特質就是可識別。可識別這個特性,在商業領域非常重要。為什么傳統店鋪要消費者登記各種信息?那就是要做到消費者的可識別。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用戶的可識別性有了很大進步。
前幾天,業界爆出一則重大新聞,索尼收購了索尼愛立信的剩余股份,為什么這樣做呢?因為索尼的定位是消費類電子產品廠家。以前,數字化生活的核心是 PC,現在慢慢向手機轉變。索尼董事長提出了四屏合一的概念,即PC、電視、平板電腦、手機,這四個屏的核心屏就是手機屏幕。
到了以手機為核心的時代,最早實現過渡甚至超越的細分領域就是社交,它會在所有細分領域中第一個實現移動端的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完全超過PC端。電子商務、游戲以及視頻等領域都要再推后一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