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營銷的一種手段,饑餓營銷如今已經被廣泛運用在各個領域之中。在這方面,蘋果公司可算作是小米科技的前輩,iPhone與iPad系列的每一次新品發布與上市都是一個話題,中國黃牛的大打出手與北京、上海多家門店被擠破的新聞,已經使得蘋果產品大有發展到有錢都買不到的瘋狂境地。
另一個最新的例子恐怕更生動而容易理解,這就是張藝謀的新片——《金陵十三釵》。這部被稱作劍指奧斯卡的野心之作,保密工作一直做得非常出色,女主角玉墨的扮演者不僅是個此前從未在影視作品上露過臉的新人,而且直到影片上映前的最后一刻,才在觀眾面前現身,吊足了觀眾胃口。
小米手機的“饑餓心經”
雖然在2011年9月中旬就開放預定,但是直至12月18日,小米手機才開始面向普通消費者直接銷售,而且每人限購兩臺。通過筆者一位朋友的親身體驗,筆者得知,在實際開放購買時間之后的大約1個小時內,除間或正常的幾分鐘之外,小米手機官網幾近癱瘓。而在開放購買3小時后,小米手機就發布公告稱:“12月在線銷售10萬庫存已售罄。下一輪開放購買,請關注小米論壇和官方微博的通知。”這一消息實在令消費者無所適從。昨日第二波開售的小米手機又是同樣的手法。
就在直接售賣之前,小米曾經發出過一個公告,公告中稱:“首批成功預定小米手機的用戶將根據排位順序支付,完成支付-發貨-收貨流程。由于首批預定人數過多,預計前10萬名用戶將在10月份收到小米手機,排名10萬至20萬的用戶則需要等待至11月,20萬以后的用戶則可能要在12月份才能得到小米手機。30萬部的發貨完成后將會提供正常的零售,無需排隊。”這已經使很多人開始質疑,如果小米手不是在饑餓營銷的話,就是小米手機的產能出現了問題,后者是最使人擔憂的。而開放購買3小時后,10萬庫存就全部售罄,這一消息無疑使小米手機的饑餓營銷開始為人所詬病。
為此,小米科技官方給出的回復是,因為泰國水災導致部分IT產品供貨緊張,小米手機因有零部件在泰國生產也受此影響,被判停止發貨。然而,這樣的回答不僅沒有減低人們對于小米手機的質疑,反而更添幾分欲蓋彌彰的色彩,坐實了饑餓營銷。
有人認為,雷軍之所以對小米手機實行饑餓營銷,最重要的還是因其沒有自主核心技術。正是因為小米手機的核心部件(CPU、內存、屏幕等)都是靠對外采購,所以小米手機的成本也難以降低多少。但是既然已經打出了價格戰術,那么小米手機便只能靠拖延時間來緩和成本,而且饑餓營銷還可以迅速成功打響品牌知名度。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賣早點的商家想讓你多買他兩個饅頭,必然會先斷糧饅頭出售一個禮拜,讓你心里抓撓似的想它,然后餓虎撲食。
但是,不得不說,饑餓營銷是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增加產品附加值,用不好則反而會降低品牌信譽。
饑餓營銷要適度
張藝謀的饑餓營銷是成功的,人們對《金陵十三釵》投注了如此之多的關注度,很難說沒有之前宣傳造勢的原因。然而小米手機的饑餓營銷,現在一不留神很可能就會滑向負面評價的深淵。
不同于張藝謀所打造的影片是精神產品,小米手機是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產品,而且是生活中必需的物質產品。因此這就要求小米手機無論從質量上還是品牌口碑上都要有所保證,畢竟電影看完了就完了,而手機還要常用。
如果說雷軍此前并沒有傳統手機生產、銷售經驗,這讓人有些對小米手機的質量擔憂的話,那么小米手機的過度饑餓營銷則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品牌形象打折的問題——不可否認的是,小米科技的某些行為已經開始讓消費者認為其存在著欺詐的嫌疑。對于一路走來炒作不斷、爭議不斷的小米手機來說,也許比起饑餓營銷,更重要的是苦練內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