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Verycd因為大規模刪除影視、音樂資源下載而流量下滑50%,外界一度認為公司將就此完蛋。
但一年過去,這家公司卻意外地成為一家月收入過億、月利潤四五千萬元的現金奶牛。如今,Verycd的90%以上收入來自網頁游戲,按照開服數和同時在線人數等指標,其已成為2011年網頁游戲界最大的一匹黑馬。
Verycd的員工們擠在上海徐家匯一棟Loft風格的老廠房里,那個長長的大廳已經坐不下新招進來的員工,公司新物色的一幢獨立大樓正在裝修。
過去的12個月,這家年輕的公司身上發生了什么?
“假如我們當年(做視頻下載業務時)拿了融資,可能就沒有Verycd的今天。”談到公司的今天,該公司創始人黃一孟不禁心生感慨。
如今,面對紛至沓來要求投資的投資者,現金流充裕的Verycd已經很難和投資者談好價格了。Verycd 一位高層自稱,公司的估值高達30億元人民幣——而許多投資商的報價僅僅相當于Verycd幾個月的收入。
揮別視頻
“那個時候,風投看不上我們。”坐在會議室里,黃一孟回憶起那段艱苦的創業歲月。
2003年,黃一孟和戴云杰等人一同創辦了Verycd,他們最早把P2P下載軟件“電騾(eMule)”引入國內,并打出了“分享,互聯網”的標語,在國內組建了一個龐大的資源分享社區。
此后,Verycd的用戶數量快速上升,成為國內最大的影視、音樂、游戲資源分享網站之一,而一開電腦就打開電騾軟件掛在網上下載資源,成為許多網民的習慣。
“當時許多人以為Verycd是一個大網站,其實我們是一個很小的公司。”黃一孟說。一直到2009年,公司的規模一直徘徊在30人左右,且每年的利潤僅為100萬元左右,當時Verycd的創始團隊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卻總有種“有力使不出的感覺”。
問題出在Verycd所處的視頻行業上,整個行業的盈利模式都不清晰,幾乎所有的視頻類網站都過度依賴廣告收入。
與此同時,由于網友在Verycd上分享的內容中包含大量盜版影視、音樂、游戲資源,Verycd面臨了很高的法律風險。
盡管Verycd一直聲稱所有文件均保存在用戶的計算機中,由用戶自行上傳和下載,自己只提供一個資源分享的平臺,但是一些版權方依舊認為,Verycd的存在對他們構成實質的威脅,因為這里可以輕易下載到張藝謀、馮小剛的高清新品,還有前一天晚上剛剛在美國上映的最新一集美劇。
2010年,國家版權局、公安部、工信部聯合發動了“劍網行動”,治理、打
擊包括網吧侵權盜版電影作品的違法行為,此后Verycd頻頻遭到起訴。
《葉問2》的制片方指出,在電影《葉問2》剛上映不久,他們就發現“Verycd”網站首頁推薦侵權的清晰版《葉問2》,他們根據頁面點擊率,票房流失量、影院平均票價等數據,比較精確地計算出經濟損失為人民幣1185.08萬元,并以此起訴Verycd,索賠1200萬元。
而對Verycd觸動更大的是此后天線視頻的6名高管因為盜版問題被刑拘的事件,Verycd的創始團隊當時都擔心自己可能面臨刑事訴訟的風險。
2011年1月22日,Verycd網站突然大規模調整內容,所有盜版影視和音樂下載鏈接被刪,當時記者致電黃一孟,他表示此后公司將轉型做電驢大全——這是一個類似于豆瓣的影視評論聚合網站,只不過多了一個電影劇集轉鏈接至視頻在線播放網站的功能。
黃一孟事后向記者回憶道,那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決定,當時公司沒有拿到網絡視聽經營許可證,又沒有像優酷和土豆那樣去拿巨額融資,“我們在視頻行業的競爭中處在一個很不利的地位”。
此后,Verycd的流量一度下滑50%,許多人甚至認為,Verycd將就此完蛋。
坎坷轉型
在決定放棄下載業務之前,Verycd內部曾爆發了激烈的爭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