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2月6日雜志刊發資深編輯亞當•拉辛斯基(Adam Lashinsky)文章《蘋果保密》。秘密會議,秘密產品開發。作為世界最成功企業,蘋果的保密讓人困擾。在拉辛斯基的新書中,描繪了蘋果工作的現實情況,現在它的秘密將揭曉了。
全文如下:
禁區
蘋果有許多讓人吃驚之處,其中之一就是徹底檢查。很少有企業像蘋果一樣,它的頂級產品、它的頂級高管(晚期的喬布斯)曾被如此嚴密檢查。盡管討論頻頻,但企業卻充耳不聞。它的產品無處不在,但制度信息稀缺,這正是蘋果想要的效果。蘋果將對話引向產品,而不是自己的做事方式。在蘋果內部,這家最受尊敬、最為神秘的企業工作方式到底如何?我想稍稍披露一些內幕,看看蘋果員工如何讓世界不解其內部運作,從內而外,全都保密,這是蘋果的一個關鍵工具。真的,這是諷刺!企業世界不斷談論透明,但這家最成功的企業卻離透明遙遠。
當辦公室大樓來了木匠,員工們就知道:重要產品已經上路。新圍墻很快豎立,裝上門,然后擺上新的安全保密協議。原本透明的窗戶被遮住。其它房間根本沒有窗。這些房間被叫作一級禁閉間:如無原因,沒有信息進出。
爭議之聲讓員工分心。不清楚它干什么,也不準你問。如果事先沒有向你透露,代表你與此事無關。在新房間搭成前,證件允許你進入此區,但現在不管用了。你只能推測新款、高度機密產品已經上路,你不在知情者行列。故事結束了。
蘋果機密有兩種形式:內部的和外部的。有一類機密很明顯,蘋果利用機密保護產品、活動,不讓對手和外圍世界知道。普通員工明白設備要保密,因為其它許多企業也對創新保密。內部機密被神秘之墻包圍且禁止進入,這很難理解。將保密與生產力相關,蘋果這是在挑戰長期管理真理,也是在挑戰企業透明美德。
當然,所有企業都有機密。區別在于蘋果的一切全是機密。蘋果也知道自己做得有點過,對于“口風不嚴戰艦沉”的心態,蘋果也幽默地暗示過。比如,蘋果InfiniteLoop總部店鋪出售T恤,它向公眾開放,上面寫著:我訪問蘋果園區,我只允許說這個。
蘋果周邊通透,用以掩飾神秘區域。從上往下看,它像一個橢圓露天大型運動場,位于InfiniteLoop之內。它位于Loop一角,門是綠色的,給人快活的感覺,有排球場、草地、門外還有座位可以吃飯。有豪華的自助餐廳,有咖啡Macs,坐著許多蘋果員工。員工自己出錢,這與Goole不同,但蘋果的食物很好,價格也合理。它有點像大學。在Google總部Googleplex,訪問者可以在園區漫步,員工上上下下,你還可以進去。與 Google不同,蘋果大樓密不透風。員工有時在排球場上打球。更有特色的是訪客進入庭院時,會看到一個不斷移動的辦公區。蘋果員工按時從一幢樓跑到另一幢樓去開會。
對于新員工,甚至在知道自己在哪幢樓辦公前,就已經要求保密。許多員工以“傀儡職位”形式進入公司,也就是說他的角色細節要到加盟后才被告知。一位工程師曾加盟蘋果,加盟前他是一位畢業生,他回憶說:“他們會告訴我干什么。我知道與iPod有關,但不知道工作是什么。”有些人知道但不肯說,在工作第一天新員工指導時,他們就明白這點。
在iPhone初期擔任產品營銷高管的鮑勃•博爾歇斯(BobBorchers)說:“坐下來,召開圓桌會議,看誰做什么。一半的人沒法告訴你他做什么,因為招聘他們是為了機密項目。”
新員工第一天就明白,他們加入了一家不同的公司,與之前的企業完全不同。在外面,蘋果是讓人敬畏的。但在內部他們是新物種,只能知道少量信息。一般新員工接受半天的情況介紹,通常在周一,除非那天放假。介紹大多是大企業標準:有一個禮包,上面粘著紙,歡迎新員工。蘋果很快就讓收購企業的員工們知道已經成為企業一員。蘋果曾收購QuattroWireless,成為iAD。曾在iAD移動廣告業務中擔任合作和結盟主管的阿爾布萊特(LarsAlbright)回憶說,當結束交易時,很快就有一堆新iMac擺上臺。他說:“大家學得自己很快就成為特殊企業的一部分。”周一的情況介紹會也很特別。一位前員工說:“在蘋果只有一頓免費午餐,那就是工作第一天。”
對于蘋果新人來說,第一天還有一個現實的事:沒有人會幫你連上新發行的電腦。企業假定能進入的人足夠聰明,也很懂科技,可以自己連上網。一位蘋果觀察者說:“大多人預期能連上服務器,但不是這樣的,他們說:‘真難,但我知道向誰討教。’超聰明。顯然這是為了讓人彼此溝通。”
蘋果會提供一個“iBuddy”系統,上面提供一個名字,它是主團隊外的同行,可以作為提供建議的人,困惑的員工可以提問。許多人說,在開始獲得任命之前,他們已經與iBuddy建議者會面了一次或者兩次,后來他們就太忙了。
在安全簡介中,現實才開始,蘋果員工沒有一個人會忘掉它。人們說它鴉雀無聲。在加盟蘋果前,鮑勃•博爾歇斯(BobBorchers)曾在耐克和諾基亞工作過,他回憶說:“不論誰談到保密時,開頭就會說:‘好的,大家都知道在這里安全和審查相當重要。讓我解釋一下原因。”基本就是說當蘋果推出一款產品,直到發布前都是秘密,對于企業來說,媒體報道相當有價值。當時的介紹人說:“它值數百萬美元,毫無疑問,如果誰泄露機密,不論故意或者有意,肯定被罰款。”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