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因特網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
一、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當前存在的瓶頸問題
1.電腦網絡普及率低,缺乏基礎條件
電子商務是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以電子化方式為手段,以商務活動為主體,在法律許可范圍內所進行的商務活動過程。但我國擁有電腦的家庭特別是廣大中低層收入家庭較少,龐大的網民群體與之薄弱的網絡普及率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制造了一個障礙。
CNNIC近日發布《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中國網民已達3億多人,這個數據讓我們振奮,但毋庸置疑的是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起步晚、人口多、基礎設施不到位決定了當前電子商務不能大面積推廣的現實狀況。
2.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誠信基礎薄弱
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信用是一種借貸活動,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活動的特殊形式。在商品交換和貨幣流通存在的條件下,債權人以有條件讓渡形式貸出貨幣或賒銷商品,債務人則按約定的日期償還借貸或償還貨款,并支付利息。
在經濟學意義上,信用被解釋為:在商品交換過程中,交易一方以將來償還的方式獲得另一方的財、物或服務的能力。信用的根據是獲得財物或服務的一方所做出的給付承諾。
由于長期以來形成的“無奸不商”傳統觀念禁錮著人們的思想,加上電子交易的虛擬與無現實購物“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成就感,讓人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與理解產生了偏差。加上現今傳媒的廣泛,商家間競爭大量的虛假信息、廣告宣傳的泛濫,偷稅漏稅,偽劣產品,欺詐現象的蔓延,讓本應該簡單干凈的市場變得骯臟不堪,嚴重動搖了電子商務發展的誠信基礎。發展電子商務既是商務活動的一項重大變革,也是商品交易觀念的一項革命。
3.物流配送環節不完善,服務質量低
電子商務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有形商品不可以通過網絡直接傳送,必須借助于完善的實物配送系統。配送是讓商家和消費者都很傷腦筋的問題。網上消費者經常遇到交貨延遲的現象,而且配送的費用很高。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國內缺乏系統化、專業化、收費合理化、全國性的貨物配送企業,配送銷售組織沒有形成一套高效、完備的配送管理系統,這毫無疑問地影響了人們的購物熱情。
我國目前的商品經濟比較發達,但物流配送明顯滯后。隨著電子商務的進一步推廣與應用,以及我國遼闊的地域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使得物流對電子商務的限制作用日益突出。長期以來,商流與物流分割,主要表現在網上商流形成后,沒有一個有效的社會物流配送體系對實物的轉移提供低成本、適時、適量的轉移服務,配送成本高、速度慢是買賣雙方最大的心痛,嚴重影響了商品經營和規模效益。實踐證明,市場經濟需要更高程度的組織化、規模化和系統化,迫切需要盡快加強建設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發展信息化、現代化、社會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流通體系的重要內容。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和利用現代化的設施,但目前還不可能達到發達國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現代化程度,只能從國情、地區情況、企業情況出發,發展有中國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