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顧輝鋒介紹,蘋果iPhone從1代到3代也是與iPeel一樣采用英飛凌芯片,iPeel經過6個多月的調測后,“通話穩定性沒什么問題,上網速度在10K左右”。
在功耗問題上,顧輝鋒團隊采取的方法是反充電,即當iPod touch沒電時,蘋果皮上的電池可以給前者進行充電,以延長待機時間。
小生意與四大風險
目前,蘋果iPod touch4的全球存量用戶約有8000萬,這么龐大的用戶基數,對于iPeel是否意味著“錢途”一片光明呢?
顧輝鋒說,iPeel這種夾縫中的產品,注定利潤率不會很高,芯片是占比很大的一項成本。“聯發科的芯片套件是50元左右,英飛凌的要100多元”,而iPeel的定價是388元,“減去物理成本后,大約每個產品有幾十元的毛利”。
iPeel的定價不僅受到其他蘋果皮產品的同類競爭,也受到目前大行其道的千元智能機的異質競爭。最低配置的8G版iPod touch的蘋果官方報價為1498元,再加上iPeel的388元,一套產品的總價為1886元,比1000-2000元的智能機相比幾無價格優勢。
顧輝鋒認為,蘋果皮的用戶群有兩大類:中小學生群體和購買力不足的蘋果迷。他做過調查,中小學生群體的iPod touch占有率非常高,因為父母并不希望孩子沉迷于大型PC網絡游戲,而iPod touch中的小游戲一般不會上癮,父母愿意買這類產品送給孩子。而有一大群對蘋果產品癡迷但購買力有限的蘋果迷,也愿意為此付出一些溢價,但這種溢價不會太高。某種程度上,這是在與2000元以下的Android智能機搶市場。
“這就是在中國這種新興市場做消費電子的尷尬,只能在價格和性能的夾縫中求生存。”顧輝鋒說,考慮到產品剛剛推出來,他對iPeel的期望值不會脫離實際,“月出貨量1萬件就算勝利”。
鑒于顧輝鋒估計的出貨量和毛利空間,這確實不會是一個大生意。
但iPeel可能遇到的風險卻一點也不少。顧輝鋒說,在當初的開發階段,風險主要來自于技術難度,即英飛凌芯片孱弱的服務支持及蘋果對底層操作系統的高度保密。蘋果對越獄的態度也是重要的風險因素,蘋果皮的使用前提是用戶的iPod touch已經越獄,而此前蘋果一直強調打擊越獄行為。“現在看來這種風險降低了,蘋果似乎沒以前那么抵制越獄了!鳖櫿f。
渠道風險是目前產品出來后的一大難題。蘋果皮的銷售渠道理論上與現有蘋果產品的渠道高度重合,但鑒于蘋果皮的灰色狀態,幾乎沒有正規蘋果渠道商敢于染指。
顧輝鋒想到的辦法是電子商務,比如與淘寶網上蘋果水貨賣家合作,銷售策略也不是單賣蘋果皮,而是把其作為iPod touch的配件來吸引買家。
三四級市場是顧輝鋒覬覦的另一個目標銷售區域。為此,他與合作伙伴為iPeel招募了一批原來運作山寨機的渠道商,“他們在三四級市場有相當積淀,目前山寨機退潮的情況下,也在尋找新的增長點”。
侵權風險也在顧輝鋒的視野之內,畢竟是基于蘋果產品基礎上進行的開發,外觀上與iPhone也有一定的相似度。但他對此的評估是,蘋果真的會來打這場官司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