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新的一年里,蘋果(Apple)仍然蓄勢待發,準備迎接有一個豐收年。大放異彩的iPad即將推出第三代,毫無疑問,全球消費者又得乖乖掏腰包。2011年是蘋果全面豐收的一年,雖然它失去了標志性的人物——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
2011財年,蘋果在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的帶領下取得了創紀錄的1,080億美元營收。蘋果iPhone銷量飆升了81%(這還沒算上瘋狂熱銷的新款iPhone 4S);iPad銷量暴漲334%(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蘋果對iPad 2的大幅改進)。產品銷量全線飄紅,蘋果股票在2011財年大漲了75%,達到每股495美元也就不難解釋了。
IBM公司
1911年,三項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業務合并誕生了計算-制表-記錄公司(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 Company),藍色巨人IBM開始了最早期的發展。時光飛逝,一百年過去了。2011年,IBM迎來了100周歲華誕。這一年,公司的年凈利潤達到創紀錄的15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
IBM的絕大部分利潤來自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IBM在這些市場發展良好,商業分析、云計算和智慧星球的業務開展得有聲有色。智慧星球是IBM正在進行的一項聰明項目,致力于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全面涵蓋了從交通擁堵到水資源管理在內的廣泛領域。
谷歌
對于谷歌(Google)而言,2011年是一個巨變之年。四月份,埃里克•施密特將公司大權移交給了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后者不久之后將谷歌業務調整成為了搜索、社交、移動和廣告等六大部門。過去一年,谷歌進行了數次收購,包括:斥資125億美元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Motorola Mobility),1.25億美元收購餐館點評網站Zagat。谷歌還對Gmail、YouTube和谷歌閱讀(Google Reader)等面向個人消費者的服務進行了重大更新,谷歌的社交網絡產品Google+也最終面世。
Android仍然保持著霸主地位。谷歌移動部門高級副總裁安迪•魯賓表示,目前每天有70萬部Android設備被激活。
亞馬遜
亞馬遜(Amazon)目前正為長遠規劃而犧牲大筆利潤,不過與其它科技公司不同,亞馬遜對此處之泰然。因此,盡管2011年亞馬遜營收達到了480億美元,但凈利潤卻下滑了55%,僅為6.31億美元。
亞馬遜將大量資金投入到了規模擴張上,包括計劃新建17個運營中心。2011年下半年,亞馬遜發布了平板電腦Kindle Fire,有分析指出,在上個圣誕購物季,其銷量達到了600萬臺之多。
EMC公司
EMC指出,數據源及實際可用數據的數量將呈爆炸性增長:下個10年,它們的規模將達到現在的50倍。
EMC非常有希望從中獲利,因為它擁有門類豐富的硬件和軟件存儲系統以及云計算解決方案,可以幫助客戶管理數以億計的數據——術語叫“海量數據”。最近的一個財季,EMC營收近31億美元,上漲了62%。
Intuit公司
Intuit最知名的產品是TurboTax和QuickBooks。該公司位于加州山景城,致力于向中小型機構和個人提供商業和財務管理服務。Intuit三分之一的營收都來自于個人稅務產品。
對于Intuit,2011年是豐收的一年。公司的營收達到了39億美元,凈利潤漲至6.3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1%。其中,小企業及個人稅務部門是Intuit表現最好的部門。
奧多比
這家多媒體軟件生產商的戰略在2011年發生了顯著變化。奧多比(Adobe)上下一心,從自家Flash產品轉向快速發展的HTML5 網絡標準,發布了同時兼容兩種技術的網頁動畫工具Edge。
奧多比去年全年營收達到了42億美元,凈利潤8.33億美元,超越了公司年初設定的10%的增長目標。
賽門鐵克
經歷了2010年的低谷后,世界最大的安全軟件供應商賽門鐵克(Symantec)在2011年實現了反彈,全年營收接近62億美元。賽門鐵克的反彈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公司策略,包括調整其安全軟件,充分利用移動設備、云計算及虛擬化這三大趨勢。
易趣
易趣(ebay)成立于1995年,最初是一個商品買賣的在線拍賣平臺。現在,易趣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商業和支付平臺之一。2011年,其凈利潤達到驚人的32億美元,全年營收接近120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收益來自于其2002年收購的貝寶(PayPal)。去年,這項流行的支付服務每月大約新增100萬用戶,推動全年整體交易額上漲了29%。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