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里最最重要的財務預測是它的“現金流”,切記切記:現金流!
“現金流”就是指公司里的錢要像流水那樣進進出出,流水不能斷,一定要進來的多出去的少,只有這樣公司才算是健康的。當然,在創業公司的收入沒有進來之前,公司必須準備足夠的資金來養活團隊,一直支撐到公司產生銷售收入、產生現金流的流入為止,要是自備的資金撐不到那一天,那么CEO就必須要有本領知道哪一天公司的現金流會中斷,他/她必需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找到投資人、讓投資款流進公司的賬上,這樣才能保持創業公司細水長流、香火不斷。
一句話,“現金流”是創業公司的命脈,現金流掌握著創業公司的生死大權。一個創業公司無論有多好的創業Idea,有多么出色的團隊,要是現金流斷了,誰都必死無疑。創業公司的CEO必須清楚自己公司現金流里的每一個數字,而且懂得創業公司的財務預測不全是CFO的事情,而是你CEO自己的大事,千萬別想等將來公司做大了,找個CFO來對付做財務預測吧,忽視現金流重要性的CEO也許根本就活不到那一天!
預測創業公司的“現金流”是一份細軟活兒,需要CEO們靜下心來仔細做功課。以下三方面的細節,將決定創業公司的財務預測(現金流預測)是否合理、真實、可信。
1. 收入的基本假設
預測收入的邏輯很簡單,需要有:A)產品/服務的定價;B) 客戶人數。把這二者放在時間的框架中看它們如何增長,這便是“收入的預測”。
1.1 產品定價
無論你公司做的是產品還是服務,都得有基本的定價。假設你生產的是MP3播放器,第一步:將零配件加上你希望的利潤便得出可能的定價;第二步:和市場上的同類產品比較一番,比iPod便宜一些,比山寨機昂貴一些,最后定價不就出來了?如果算出來發現這個價格比你的生產成本還低,那你的生意沒法做,這里面肯定存在著嚴重問題。
1.2 客戶人數
對于創業公司來說,什么時候進來第一個客戶?客戶人數到底有多少?這些都是令人頭痛和迷茫的問題。計算客戶人數,萬萬不可使用“市場占有率”之類的百分比,因為創業公司都是小公司,小本經營,得精打細算。
仍以一家MP3播放器公司為例:(A) 如果用分銷方法去銷售,就不妨向分銷商打聽,成熟的分銷商可以不花吹灰之力告訴你,他每月大概可以賣出多少個你的MP3播放器;(B) 如果采用直銷,那你必須考慮廣告的投放。比如你在《消費者電玩》雜志上做廣告,雜志發行量10萬份,一般的廣告有效率是2‰?3‰,所以一期《消費者電玩》雜志最多可能帶給你100000 * 3 ‰= 300個客戶。
1.3 時間框架
有了產品定價和客戶人數的假設之后,再把它們放進一個時間框架里去,一般來說,投資人會要求你必須做3-5年的預測。
創業公司的財務預測最忌諱按“年”來計算。創業公司大多數是短命的,能活上三年都算是命大的了。創業公司的財務預測必須要用“月”來計算,懷胎十月、滿月、周歲、進錢、打平、產生利潤⋯⋯這些都是創業公司里程碑式的寶貴時刻,你不用“月”來算,實際上就會忽略掉你生命中最值得珍愛的瞬間,別到時候后悔莫及。
一旦把數字化整為零“按月”來計算,無論收入還是支出的預測,數字都會立刻讓你對財務預測比較有感覺和把握了,比如你需要3個月時間設計開發產品,外加3個月時間測試、改進、量產,然后正式投入市場,所以,公司收入進來最早也要在第7個月——不一定,也許分銷商還有90天的賬期,這樣的話,收到錢可能要到第10個月;接下來是第11個月,收入應該有所增長,再下個月,繼續增長⋯⋯按月來做預測,相對會精準很多,因為30天以內能做多少事情,多少還是可以比較容易測算出來的,而如果“按年”來算,往往容易只能信口開河的瞎報數字。按月做出來的財務預測不僅可以拿出來和投資人討論細節,令人信服,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用它來對照和指導你每個月的日常運營,如果每個月都能達到預測的數字,到了年底,完成整年計劃就不在話下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