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首部富二代群體調查實錄《中國富二代調查報告》正式出版,本書以國內最大的富二代群體“接力中國”青年精英協會的會員為主要采訪對象,由《中國青年報》財經記者陶濤、財經作家于一聯合寫作。通過600份調查問卷,110次深度訪談,兩位作者揭秘了中國富二代的生活、學習、工作、婚戀乃至財產繼承等眾多細節,力求客觀公正地向大眾全面展示這些“財富2.0們”的群體真相。
被訪者性別男女比例7∶3 學歷普遍偏高
《中國富二代調查報告》共向富二代們發放調查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86份。同時,為保證調查問卷的質量,調查范圍限定在18周歲及以上,無明顯精神疾病的富二代。
通過對問卷的統計分析,從性別特征看,被訪者性別男女比例接近7∶3。作者分析,造成受訪者性別比例較大偏差的原因,除了人口學方面的原因,也有家族因素,富一代子女較多,按照傳統“傳男不傳女”的繼承方式,不少企業家可能會傾向于培育兒子的繼承能力。
從年齡構成看,中國的富二代相對年輕,主要集中在18歲到35歲,其中26歲到30歲所占比例相對較高,達33.1%。
從教育背景看,富二代學歷普遍偏高,大學本科以上學歷高達86.2%;富二代教育也傾向于海外教育,有43.5%的富二代有海外學習經歷,他們中有64%的人選擇了經濟管理、商業管理類專業。
從婚姻狀況看,富二代的已婚比例較高,達46.4%。其中,婚姻自己做主的比例是24.7%;在門當戶對問題上,聽從父母標準的高達90%以上;而有關婚外戀的看法,有44%以上的受訪者認為這是正常的社會現象。
對奢侈品早習以為常 熱衷開派對旅游
富二代們的消費方向也是調查報告中的重要部分。在被調查者中,有59.3%的富二代擁有兩輛以上私家車,價格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20萬是底線;36.5%的富二代擁有兩套名下住房,每月能從父母處預支到零花錢,幾千、幾萬甚至十幾萬。
對于各種生活奢侈品,富二代早就習以為常。他們中有74.7%的受訪者表示奢侈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必須購買。有不少受訪者表示,購買奢侈品的原因,是看到周圍的人買了,想買類似的或者比他們更好的。
休閑消費當中,富二代們普遍熱衷于開派對、旅游。66.2%的富二代,每年用于旅游上的花費在6萬元以上,花費在20萬元以上的也大有人在;71.3%的富二代每年用于聚會的花費在6萬元以上,K歌、泡吧、打麻將是他們聚會的主要內容。飆車,也是富二代們的另類愛好。他們中有飆車經歷的達到36.9%,有81%的富二代把飆車場地選在城市快速路。
近四成富二代不愿意接班
是選擇自己創業,還是接父輩的班?這是所有富二代都必須面臨的艱難選擇。調查結果顯示,有46.4%的富二代選擇自主創業,就業比例為29.7%,剩下23.9%處于待業或無業狀態。同時,有37.7%的富二代不愿意接手家族企業。作者通過調查發現,導致富二代不愿意接班而是選擇自主創業的因素主要是想證明自我CYE價值、覺得管理企業太累、對父母的企業不感興趣等。在接班后,有39%的受訪者認為與父輩經營管理理念發生沖突,改革受阻,有21%的受訪者感覺受到企業元老挑戰。而導致富二代處于無業或待業狀態的因素有尚在讀書或大學剛畢業尚未作出明確職業規劃、懶惰不想工作。
正是基于此,2008年,一個名為“接力中國”的青年精英協會在上海成立,發起人希望將相對松散的富二代人際交往圈發展為正規交流平臺,希望通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消解他們在父輩圈子處于弱勢、代溝過大的孤獨感。
各類打著富二代培訓旗號的新型教育也正在應運而生,有71%的富裕家庭子女受訪者表示參加過該類培訓班。據說上海的一個培訓班學費高達66.8萬元,培訓教室不固定,有時還要到國外上課,課程包括學習財務、高爾夫球訓練、騎馬、茶道、國學以及形象穿著與品位等。據悉,很多富二代參加培訓班多是父母之命,為增加接班的保險系數。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