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菜價節節升高,自家地里卻苦于水浸種不了菜,惠州惠城區橫瀝鎮菜農陳伯既覺可惜又感無奈。據惠城區菜籃子工程辦公室主任溫武東介紹,受雨水影響,5-8月當地蔬菜產量一般會比正常月份下降40%-50%。
不過,同在橫瀝鎮的偉聯菜場老板黃偉平卻并不擔心,“天氣越差,我的菜場就越有優勢,越能賺錢!痹瓉硭拿卦E簡單卻在廣東很少被采用:建蔬菜大棚。
黃偉平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去年他為50畝菜地建了170個大棚,今年雨季,這些大棚第一次經受考驗,讓他喜出望外!拔以谂锢锓N的是線椒。這種多雨時節線椒很容易爛果,所以本地產量很少,收購價達到3元/斤以上,效益不錯。”他介紹,這批線椒已經采摘了近40天,“期間三天兩頭就來一場雨,要是沒有大棚擋著,估計要全部泡湯了!
溫武東表示,大棚的優勢正是體現在這樣的惡劣天氣里,露地種不出菜,大棚菜就能賣出好價錢。黃偉平說,等辣椒收完后要趕緊種上紅茄和葉菜,利用大棚打一個時間差,確保下一造蔬菜提前上市。
大棚既能擋雨又能遮陽,為什么在廣東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呢?廣東省蔬菜產業協會秘書長陳家旺表示,高溫多雨最易暴發病蟲害,建蔬菜大棚是很好的解決辦法,但一次性投入太高,往往令菜農“望棚興嘆”。
黃偉平介紹,建170個棚一共花了一百多萬,平均每畝的投入2.5萬元!跋鄬Ρ狈降母呒壌笈飦碚f,我建的只能算是簡易棚。高度不到兩米,搭支架用的是一寸的金屬管,蓋的是20微米厚的塑料膜,可以用5年!标惣彝J為,廣東地區一般不需要借助大棚來保溫,所以不用建類似北方的高級大棚,只要搭好穩定的支架,可以蓋薄膜,也可以鋪遮陽網!皞ヂ摬藞龅拇笈镆呀浰闶侵械葯n次的了,還有一些更簡易的設施,每畝造價能控制在2萬元以下。”
另一個制約因素是土地租約。黃偉平算了一筆賬:一次性2.5萬元的投入,必須均攤到10年才可能有實際效益!叭绻皇堑刈夂灹耸,我不可能投入這么多錢蓋大棚。”不過,每畝2.5萬元的Cye成本并不是由黃偉平一人完全承擔。溫武東介紹,為了保障蔬菜價格穩定,廣東省設立了蔬菜價格調節基金,在生產環節主要補貼蔬菜大棚建設。經申請立項后,可以獲得每畝5000元的補貼,建完就撥款。
溫武東還提醒,建設大棚有一定的風險,冰雹和臺風天氣都可能對大棚造成破壞!20微米以上的膜已經有了一定的抗災能力,較小的冰雹和10級以下的臺風一般不會有問題,不過災害級別再大就難說了!睖匚鋿|說,“除了材料外,抗災能力還跟大棚的搭建水平有關系!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