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精通物流的電商高管告訴記者,自建物流的前期成本投入很高。一般來說,從物流基地租來的“毛坯房”是每天需要花費0.8~1塊錢一平方米。而如果物流企業使用自動化傳送帶,那么一條傳送帶需要400萬左右,再加上貨架的資金投入,那么建設1萬平米的倉,固定成本支出在600萬元。如果再加上IT系統、降溫、電纜,那么1萬平米的倉,可能需要1000萬元。
但是,這一部分開支可作為固定資產投入,當倉儲、物流體系建成之后,它的邊際成本將逐漸降低。“尤其在大城市,客流量較高,通過加強對現貨的控制、貨品品質的管理以及發貨效率,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一位精通物流的電商高管說道。
“物流的評價指標應該包括成本、可投率、成功率、拒收率等各個方面,企業需要全面考察,但是現在許多電商企業的考核很單一。”這位精通物流的電商高管告訴記者,“配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成本變化很大,如果一個快遞投了2次、3次才投遞成功,那么成本上升很高。如果貨品拒收率高,那么物流成本成為硬性開支,破損率還會上升。”
一位京東前高管告訴記者,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自主配送的物流成本在4.5元~5元,而使用第三方快遞的成本是10元。并且,第三方快遞是在某一片區是給多家電商服務,并不會主動給電商提升服務水平。
根據最新的京東的IPO路演報告,在整體營收中,物流費用(倉儲與配送)的比例為6.6%,以2011年營收212億元來計算,其物流費用為14億元。在北京、上海的自建物流成本已低于第三方物流,但是,在其他城市還尚未達到。
不過,雖自建物流已被廣泛認可,但是,各家巨頭在建設過程中,也遇到各種不同“成長的煩惱”。
易迅網雖然有著騰訊全國性的營銷資源支持,但是,要在短時間內將業務線擴展全國,亦是不小的挑戰。5月15日至28日,易迅連續安排3波特價促銷活動,預計活動期間訂單將突破150萬單,銷售額將突破10億元。此舉直接導致易迅大面積爆倉。
易迅網相關人員告訴記者,“過去我們一天的訂單大概在2萬-3萬單左右,為了應對此次促銷,我們按照翻兩倍,也就是一天6萬-8萬單的水平來進行準備。沒想到第一天的訂單就超過了8萬單,銷售額在5000萬左右,這幾天的訂單日均過10萬單,遠超出了我們的承受能力。”
蘇寧易購面對京東商城的“快速反應”的自有物流競爭,顯得還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80%的B2C網購依然來自一線城市。但是,蘇寧易購在京滬廣深,以及成都、南京等一線城市,消費體驗和口碑不如京東商城。
電商暗戰:自建物流的成本賬
電商在物流上勢如猛虎長驅直入,一度引起傳統快遞公司的競爭擔憂。
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國主流快遞公司主要有中國郵政EMS、順風,以及被俗稱為“四通一達”等快遞公司。中國EMS、順風等快遞公司由于實力強、服務好,相對強勢。
但是,包括圓通、申通、中通、匯通和韻達等在內的民營快遞,由于競爭激烈、服務水平不一,其利潤逐年銳減。有一位從事快遞業的人士告訴記者,“幾年前,快遞業還有50%的高利潤,現在估計只能縮減到10%左右。”如果電商公司再大舉入侵,其生存現狀將更加堪憂。
對于京東、凡客申請全國快遞牌照,一位精通物流的電商高管告訴記者,“不乏一些電商企業看中電商物流的機會,會適當投入資金來建物流。但是不必擔憂,未來很長時間,電商物流和民營物流將是相互依存的狀態。”
據悉,目前,在易迅覆蓋不到的區域,基本都依靠第三方物流。而即便在上海、北京和深圳等有自建倉儲、物流的地方,易迅也與圓通、申通等第三方物流合作。“易迅的返修件基本都是由申通來負責快遞。”易迅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京東商城雖大規模自建物流,但也還是與第三方物流結合。北京五環以內,京東商城是自己配送,五環以外以及周邊的區縣,京東商城是與第三方合作。在品類上,圖書及筆記本電腦、微波爐、打印機等體積較小的電子產品,京東商城是自己送,但對于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京東商城均采用第三方物流。
上述電商高管告訴記者,“自建物流的很大特點是將那些好做、并且快速提升用戶體驗的單子自己來做,對于那些復雜、單件投遞成本較高的單子,往往選擇第三方物流。”
蘇寧易購雖然2011年開始組建了幾千人小件配送的物流配送隊伍建設,但因基層快遞員的管理非常困難,而且流失率很高,加上競爭激烈使得快遞員工資水漲船高,其自有小件物流體系的成本不斷上升。
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B2C平臺天貓則直接與國內九大快遞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電商社會化物流新標準。
天貓總裁張勇認為,“品牌商、供貨商、零售商及包括物流商在內的各類第三方服務提供商進行分工協作、共同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商品和服務,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