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惡性競價引發連環亂象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電商無節制的圖書價格戰,是引發一系列行業亂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除了當當和亞馬遜兩大圖書巨頭,京東、蘇寧、1號店、騰訊、天貓等電商也投身到圖書銷售,大打價格戰。一淘網剛剛發布的價格指數監測顯示,6月以來降價最為明顯的是圖書,圖書類商品的平均價格環比5月下降幅度達到5.27%。
對于電商頻繁的價格戰,出版社也很是不滿。去年“六一”前后,京東商城對5萬種少兒圖書進行4折封頂的低價傾銷,這一行為引發了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接力出版社等24家少兒出版社的公開抵制。
出版社對電商和實體店的區別對待,也引發了經銷商的不滿。今年3月,包括陜西新華書店、嘉匯漢唐書城等實體店在內的60多家陜西圖書經銷商,共同抵制《大秦帝國》的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該社所有書全部下架,抗議其給予電商的極低折扣。
“圖書業的整體毛利是非常低的,由于電商的批量大,有些還采取包銷不退貨的方式,所以出版社普遍會給電商更低的進貨折扣。”李先生稱,出版社的這種做法也是基于薄利多銷的考慮。
至于由此引發的連環亂象,金銳無奈地表示,無法說清楚到底誰對誰錯,這是整個行業的漏洞,業內幾乎毫無辦法。
出版社、經銷商、電商三方處境尷尬
在連環的行業亂象中,身處其中的出版社、經銷商和電商沒有誰成為真正贏家,實際上三方均陷入了極為尷尬的處境。
“出版社現在要收回書款很難,拖欠現象嚴重。”李先生介紹,出版社一般直接發貨給主渠道的省級新華書店和大型的民營代理商。“他們掌握著各地大部分實體店。”在這種情況下,這兩類經銷商就具有壟斷性質,出版社必須依賴他們開拓當地的市場,對經銷商的退貨行為往往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對于經銷商而言,電商的低價促銷,正在不斷地擠壓實體店的生存空間。上個月,當當網除了進行圖書3元清倉促銷,還有圖書滿200元減100元的活動,涉及圖書千余種。
“3元一本的圖書價格,遠遠低于經銷商從出版社的進貨價。經銷商賣出一本書,還不如退還給出版社一本書掙得多。”李先生表示,由于出版社對經銷商的退貨率都有一定的控制,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書買過來都能退。“實體書店需要承擔租金,有些圖書退不掉,不得不低價出售,甚至是按斤來賣。”
當當網的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京東商城、蘇寧易購、1號店、天貓等兇猛擴張,當當網的圖書銷售市場份額遭遇蠶食。數據顯示,2011年至少有300萬老用戶流失,占2010年活躍用戶的35%。“當當網的新書一般就是6.5-6.9折,有的賣7.5折,但碰上限時搶購或者團購,降價幅度都是20%,庫齡時間長點兒的就會做3元搶購,毛利率低得可憐。”該負責人稱。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