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一早,霍州煤電集團某煤礦的王春宇(化名)再次來到位于太原市濱河西路的山西省環保廳,他希望當天能得到煤礦環評的結果。這家煤礦原產能60萬噸,從2010年年底被霍州煤電集團兼并以來,他幾乎每個月跑三趟臨汾,跑兩趟太原,煤炭、工商、稅務、國土、環保等七八個部門一個一個拜訪,但至今還沒有拿到開工報告。
“腿都跑細了,事情還沒有大的進展!蓖醮河畎腴_玩笑半認真地說。
從2008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實施意見》至今,狂飆突進式的山西煤炭資源整合工作已經走過了近四個年頭。今年2月29日,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廳長吳永平在全省煤炭工業會議上宣布,全省煤炭資源整合煤礦兼并重組圓滿結束,累計關閉礦井1505處,淘汰落后產能2.6億噸,山西進入大礦時代。
三年多的“壯士斷腕”,山西飽受爭議。但是也為全國的煤炭資源整合積累了經驗。而我們不能不看到的是,山西的轉型發展還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問題,山西的“后煤改時代”亟須發揮民間資本的力量以及政府改善民生、維護穩定的作用。
產能上升礦難下降
7月17日上午,位于靜樂縣雙路鄉的山西潞安集團潞寧靜安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潞寧靜安煤業)彩球高掛、彩旗飄揚,該公司礦井兼并重組整合項目90萬噸/年技改工程開工奠基。
潞寧靜安煤業是潞寧煤業公司于2009年兼并重組整合的單獨保留礦井,由原山西靜安煤礦有限公司及部分新增資源組成,并經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辦公室批準設立。該項目井田面積2.338平方公里,地質儲量3371萬噸,可采儲量1873萬噸。
“這是山西煤炭資源整合結束后一個新的開端,因為省政府已明確加快煤炭企業復產進度,相信其它煤礦也會進一步加快建設新型現代化礦井的進程!甭簩庫o安煤業總經理申志平激動地告訴記者。
事實上,山西煤改由來已久。上世紀90年代末,山西煤炭產業政策已經開始“收口”,礦井數量從1萬多個減少到4000多個,2005年的煤炭資源整合中又從4000多個減少到2600個。2008年9月3日至4日,時任山西省省長的孟學農在臨汾召開全省煤礦企業關閉整頓、兼并重組推進會,會議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實施意見》,發出了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動員令。然而,緊隨其后的襄汾“9·8”特大尾礦庫潰壩事故,卻讓孟學農黯然去職,這多多少少影響了其后的兼并重組工作。新任省長王君接過整合重任,于2009年4月推出了《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有關問題的通知》。緊隨其后,山西陸續出臺了8個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經過整合,山西的煤炭工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山西省煤炭工業廳法規處處長武玉祥告訴本報記者,“首先是產業水平明顯提升。礦井數由2008年底的2598座壓減到1053座,70%的礦井規模達到90萬噸/年以上,30萬噸/年以下的小煤礦全部淘汰,保留礦井將全部實現機械化開采。二是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辦礦企業由2200多家減少到了130家,形成4個年生產能力億噸級和3個5000萬噸級以上的煤礦企業。三是辦礦機制明顯優化。形成了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國有、民營并存的以現代企業制度運行的辦礦格局。其中:國有企業辦礦占20%;民營企業辦礦占30%;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企業辦礦占50%。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2011年全省煤礦百萬噸死亡率0.085,比2008年減少了0.335,下降了80%,不到全國平均水平0.564的六分之一!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