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調“唯快不破”的互聯網界,“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速度就是一切”的理論盛行。快公司的成功案例也很多,奇虎360、優酷、zynga等都是快公司的典型代表,甚至更早之前雅虎也曾創下了成立一年后即上市的互聯網神話。這些公司大多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商業模式,并依靠資本的驅動和良好的市場運營,最終成功IPO,這是互聯網快公司典型的成長路徑。
然而,回顧互聯網界的發展,因一味盲目的追求發展速度而導致隕落的創業公司不乏其數、不勝枚舉!翱臁闭娴氖浅晒Φ奈ㄒ宦窂絾?
在互聯網界,存在著一些這樣特立獨行的“慢公司”,他們大多都已走過七八個年頭,兢兢業業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還談不上首屈一指,卻也活的有滋有味,在風起云涌的互聯網界顯得頗為“不瘟不火”。這些公司規模相對不大速度不快,異常專注于某個領域,不做短平快市場炒作和概念炒作,但能保持業績持續穩健增長。他們樸實無華,但也可以厚積薄發。
慢公司的特點
純天然:最早被冠以“慢公司”這個概念的好像是豆瓣,被“冠名”的原因大概主要源于豆瓣“把產品放在手上任其自由生長,不刻意加以催熟”的運營模式。
不炒作:“慢公司”們似乎也不太懂得如何制造熱點和吸引眼球或是拿概念說事兒,記得2011年4月,同為“慢公司”的大眾點評在融資大環境普遍遇冷的情況下獲得1億美元的第三輪融資,當時他們只是在公司的一間會議室中召開了簡單的新聞發布會。
細耕耘:“慢公司”不是不想追求公司發展的速度,但行業和領域的選擇上決定了他們的生長方式:在自己所屬的領域精耕細作,化繁為簡、逐步蛻變的成長。“快”要講究審時度勢,盲目的“快”會亂了方寸,方寸大亂往往適得其反,一年前上演的“千團大戰”就是血的教訓。那些順應自然發展規律的“慢”公司,從未逆潮流而動,而是順勢而為之。
慢公司≠慢動作
形容一個公司的快與慢更多的是從這個公司自成立到沖擊IPO這段路程的時間來衡量的。在一個公司的發展過程中其成長的速度慢并不意味著其執行力和應變能力的欠缺。從目前的一些所謂的“慢公司”的成長過程來看,他們在實際運營中不斷摸索適合自己產品的發展之路,通過對市場的精準把握再不斷的調整公司的發展戰略,以達到盡善盡美的用戶體驗。
如果把整個互聯網創業過程比作是一場龜兔賽跑的話,那么參與這場比賽的人就好比是成千上萬只賽跑中的兔子,而那些所謂的“慢公司”就像是那只安靜獨行的烏龜,它面前沒有納斯達克的炫目標桿,沒有環環相扣的資本躍進,即便在產品和發展速度上,當其他人大干快上、渴望引爆流行的時候,它卻堅持做“細細雕琢一個新玩意兒,然后捧在手里等待它自然生長”。
“慢公司”的生存之道
生存之道:不懈的追求向著完美伸臂(泰戈爾)
代表公司:豆瓣(7年)
創始人:楊勃
成立時間:2005年3月6日
細分領域:互聯網社區
融資規模:三輪
A輪:2006年聯創策源200萬美元
B輪:2009年底摯信資本和聯創策源千萬美元
C輪:2011年摯信資本、紅杉資本和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共5000萬美元
慢的策略:
一、重視用戶價值
所謂用戶價值,就是長期以來能夠給用戶帶來什么價值,換而言之就是用戶在你這里可以得到什么、且是否受用,阿北認為這個是長久留住用戶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二、不斷完善用戶體驗
在多數人眼中的用戶體驗更多是停留在功能設計層面上,但豆瓣的做法更深入用戶內心。因為他清醒的知道用戶體驗的確可以一直很好,但如果這種“好”一直都沒有更好的話,用戶遲早有一天會感到“膩”,最終導致用戶的流失。
新的策略:
一、挖掘深層次的用戶
阿北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表示:最近正在考慮如何讓更多的外部用戶看到豆瓣社區內的欣榮景象,例如服裝、化妝品等,而非僅局限于圖書和音樂領域。為此,豆瓣最近特意將豆瓣猜放在了首頁,用社區內各種好的用戶內容來推廣豆瓣社區。
二、研發新產品
據了解豆瓣最近也在研發內測名“其他豆瓣”的產品,在該款產品里,一道菜、一款手機或者一款軟件都有自己的單獨頁面,用戶可以針對這些單獨頁面進行點評;用戶也可以在“發現東西”文本框里鍵入“手機”、“菜”等詞語,豆瓣就會幫你找到這些“東西”。
三、推出不同頻道的對立移動客戶端
與很多功能聚合在一起的客戶端不同的是,豆瓣將圖書、電影、音樂、同城活動拆分出來,形成獨立的頻道之后,就開始順其自然地向移動端轉移,至今豆瓣已有豆瓣FM、豆瓣電影等7款移動客戶端產品。
盈利模式
目前豆瓣的贏利點主要集中在導入圖書線上購物鏈接、與各圖書網站做收入分成,此外,現在豆瓣的收入有電影票務、品牌互動廣告、電商分成及豆瓣閱讀等。豆瓣閱讀是最近才推出的業務,與亞馬遜類似,作者能夠通過豆瓣上傳自己的文字作品,作者自己定價,進行銷售,豆瓣與作者分成銷售收入。
生存之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
代表公司:大眾點評(9年)
創始人:張濤
成立時間:2003年4月
細分領域:生活消費平臺
融資規模:三輪
A輪:2006年初紅杉資本100萬美元
B輪:2007年5月谷歌400萬美元
C輪:2011年4月摯信資本、紅杉資本、啟明創投、光速創投1億美元左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