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還頭頂“中國誠信民營企業家”和“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兩個光環的陳志強“跑路”了。業內人士擔憂,陳志強的“跑路”可能會成為打開鋼鐵行業潘多拉魔盒的鑰匙。
近日有消息稱,唐山市豐潤區保強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新疆冀豐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志強已經攜款潛逃至國外。據網易財經報道稱,陳志強的涉案金額高達5.3億元,除400萬的信用社貸款外,絕大部分的資金來源于多個債權人的銀行信用貸款,而工行、農行是這些款項的主要貸款銀行,中行也有少數貸款。
據悉,陳志強卷款潛逃緣于他在新疆的工廠出現資金斷裂的問題。從2006年開始,陳志強陸續在新疆投資建立了包括浩豐鋼鐵、烏蘇照東鑄造公司在內的5家企業。其中,新疆冀豐鋼鐵始建于2009年,擁有固定資產5000萬元,專業生產扁鋼、翼緣板、窄中板、腹板及開平板,年產銷量30萬噸,產值10億左右。
陳志強的雄圖大志有點“生不逢時”。2011年下半年開始,整個鋼鐵市場陷入了低迷。鋼鐵企業的利潤大幅下降。進入2012年,鋼鐵企業形勢更加嚴峻。
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銷售收入同比下降3.34%;利稅同比下降59.8%;利潤僅23.85億元,同比大幅減少545.49億元,降幅高達95.81%。上半年虧損企業的虧損額為142.48億元,虧損面達33.75%;銷售利潤率僅為0.13%,同比大幅下降2.93個百分點。據中鋼協的測算,扣除投資收益,上半年鋼鐵主業實際虧損達13億元。
“過剩的鋼材庫存,滑落的鋼材價格,如果沒有政府的刺激拉動或者地方政府被批好的項目順利落實開工,鋼材消費量是不會增加的,即像維持鋼材銷售利潤率如6月份單月-0.04%的槽糕水平,那么鋼鐵廠家資金鏈條發生問題,經營風險加大,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將面臨債務危機和生存危機。”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師張琳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苑志斌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受鋼產庫存高企而終端需求不振銷售不力的影響,民營鋼企日子不好過。此外,原料成本的上漲和終端價格的下跌也讓鋼廠產得越多虧得就越多,我國民營鋼企普遍虧損。在產銷倒掛,成本上漲的情況下,鋼企資金鏈也日益緊張,資金成本上漲與銀行縮減信貸規模導致大部分鋼企資金鏈面臨斷裂的風險。
陳琳擔憂,陳志強的“跑路”可能會成為打開鋼鐵行業潘多拉魔盒的鑰匙。如果政府不加以重視,隨之而來的很可能是民營鋼鐵企業大面積的破產倒閉。“大面積倒閉的結果非常慘重,工人失業,地方稅收繳納不上,呆賬壞賬致使企業還貸款及利息的壓力驟增,通過私人渠道融資的小企業可能會發生“跑路”,鋼廠周邊的服務型產業都會受到沖擊,鋼廠歇業更會傳導到國內的礦山企業停產、焦化廠的關閉、鋼貿商的謀生之路中斷。”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張琳和苑志斌都認為,此時政府應該出手了。“鋼鐵主業的利潤正逐步被攤薄。大家都在想辦法降低鋼鐵主業風險,尋找新的發展支撐。有的建議走多元化發展道路是必然選擇,有的建議鋼廠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有的建議停產減產減少供給,有的說節能降效等。但是種種理論上的辦法并不能實質性地為目前鋼鐵業解困。無論采取哪種增效手段,關鍵還得看需求!沒有需求,任何辦法都是零。因為鋼鐵產業是實業是制造業,它生產出來的東西要盈利就要有實實在在的消費。因此,鋼鐵企業贏得市場的前提是政府的投資項目能夠逐一落實。”張琳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