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電器和蘇寧電器,這兩家企業幾乎是中國家電連鎖企業的代名詞。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家電市場零售總額為12085億元;綜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1年“中國連鎖業百強”數據以及國美電器、蘇寧電器2011年年報數據,兩家國內主要家電零售品牌占中國家電市場零售總額份額的約18%。這兩家企業在營業收入、凈利潤水平兩個核心數據上的雙向疲軟,或可代表中國家電專賣店行業好時代的結束。
實際上,以國美電器、蘇寧電器為代表的、以線下聯鎖店形式為主的傳統家電專門企業,一直都遭遇著包括場地、人力資源成本上升的擠壓。家電零售行業的普遍情況是,租金一般每兩年或三年就會遞增一次。據全國消費電子渠道商聯盟依據上市公司資料的統計,國美地租售比(租金占營收的比例)2006年為3.52%,但到2011年則已經到了4.38%;蘇寧的相關數據則分別為2.72%和3.91%。而2011年國美的人工費用占比為2.94%,蘇寧為3.88%。
但這在電子商務模式未壯大之前,并未給蘇寧、國美帶來大的沖擊。電子商務零售家電打破了傳統門店沿用20余年的價格機制,以及相應的商品管理方法。
這首先體現在互聯網提供了信息透明度和便利性,消費者不用再一個門店一個門店地比價,只需要動一動鼠標就可以完成價格的比較行為,而大部分中國消費者依然是價格敏感型的。
其次消費者群體還沒有建立起對某個品牌的忠誠度。以中國最大的獨立電子商務品牌京東商城為例,根據互聯網市場信息提供商易觀智庫EnfoDesk的數據,京東商城在2012年第二季度整個電子商務市場988.4億元的交易總額中,占比15.5%。這個數據似乎可使得京東商城掌握市場的主動權,”低價“依然是京東商城的殺手锏,7月16日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就宣布開打新一輪價格戰。
這使得零售商只有把價格做到最低才能吸引到消費者,也引發了線下家電零售門店的重大危機:與電子商務零售商相比,他們還要背負場地、展示、人員以及各個門店運營的成本。但國美們對電商的布局,不僅僅只是為了應對競爭。電商是一個更廣域的消費概念,它可以將觸角伸向家電專賣店無力擴充的三四線市場。
在瓜分完國內一二線市場、部分三線市場后,無論國美還是蘇寧的開店速度都在放緩。以蘇寧為例,2012年上半年其在大陸地區新進地級市8個,新開連鎖店79家,置換或關閉連鎖店74家;在香港地區置換或關閉連鎖店2家;在日本市場新開店1家,凈增門店數僅8家。而其2011年上半年的數據,則是新進地級以上城市10個,新開連鎖店152家,置換或關閉連鎖店12家,凈增加連鎖店140家。
相反它們開始大舉投入電子商務。2012年上半年,蘇寧電器備受矚目的線上業務蘇寧易購實現高速增長,銷售收入達59億元(含虛擬產品銷售),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30%。剛剛成立滿一年的國美電器網上商城,今年上半年也實現了10億元的銷售收入。
但加碼電商,使得由零售結合電商的國美、蘇寧們在漫長的投入過程中不得不面對“左右手互博”的問題。電商模式在找到盈利模式前還需要持續地增加投入,他們還需要傳統門店貢獻利潤;但后者已進入下行渠道,營收和凈利潤率都在往下走。如何一邊努力維持線下業務的發展,又持續加大對電商地投入?
對上半年財報業績下滑,蘇寧解釋說企業在“加快推動轉型”、搭建新的業務架構是其中重要原因。根據其公開的目標,蘇寧的網上商城易購今年將沖擊200億元-300億元的銷售目標。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