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的定價模型是,任何一代iPhone,三年的平均成本約為330美元,按照50%的毛利定價,所以銷售價格是649美元,不出意外,這個模式還會延續。”昨日,科通芯城執行副總裁朱繼志在自己的微博上貼出了iPhone5的制造成本。
蘋果公司能夠壓住iPhone 5價格,是成功控制供應鏈成本的結果。“iPhone的供應鏈被稱為無縫供應鏈,蘋果公司會融入到上游所有的元器件開發、生產和制造過程中,這也是蘋果手機的價格一直沒有太大變動的原因。”他對《第一財經日報》稱,蘋果完全擁有了iPhone的定價權,并用來調節產品總毛利率,iPhone維持毛利率45%到55%之間。
“正常消費類產品采購元器件會從80%的本地類企業開始采購,iPhone進入供應商的時候,選擇的是20%到30%左右,蘋果在開發過程中,元器件會隨著開發過程不斷地提高。在蘋果管理所有供應商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原則,不允許供應商對它產生任何黑盒,芯片、天線、耳機等所有的都必須要蘋果完全控制,而且蘋果會全程參加。”朱繼志稱。
也就是說,iPhone的制造過程實際上是蘋果加上所有上游的元器件供應商一起制造出來的,這個模式和其他所有的供應鏈完全不同,一般的企業更傾向于尋找市場上已經有的產品。
據接近蘋果供應鏈的人士介紹,蘋果的手機工程師很多會天天待在工廠里,跟著制造元器件的工廠一起做開發,據說蘋果工程師最多的時候在富士康工廠里有兩千人。
朱繼志表示,iPhone整個產品會比其他產品領先兩年左右的時間,其他的廠商是兩年后別人成熟了才開始用,iPhone是沒有成熟時開始用,用完了元器件的產品就成熟了。“比起一年后的成熟產品,目前iPhone的成本差價在20%左右,但按照蘋果手機供應鏈的特點,一般一個季度會重新談一次供應商的價格,隨著銷售量增大,蘋果能夠很好地用這種方法控制產品的毛利率。”朱繼志稱。
近日,蘋果宣布iPhone 5發布首周銷售已達500萬,打破了上個版本的iPhone 4S首周銷量400萬的紀錄。
在新手機中,蘋果給iPhone 5配備了“視網膜顯示屏”,并加長了顯示屏的長度,同時,iPhone 5是蘋果首款支持高速4G網絡的智能手機,4G網絡采用的是長期演進(LTE)技術標準。
據調研機構IHS估計,iPhone 5零配件的材料明細表總價為197美元,比iPhone 4S僅高出9美元。“其他大多數支持LTE技術的手機都配備了大得多的顯示屏,并且其他零配件型號也超大,材料成本當然隨之上漲。”IHS報告撰寫人萊姆認為,但蘋果成功利用了其他零配件價格降低的優勢,從而令整機組件總成本僅略高于上一代產品。
但作為元器件行業的長期觀察者,朱繼志有不同的意見。元器件直接計算和專一供貨不能用市場價格直接推算,實際上,蘋果的制造成本不會這么低。
他認為,蘋果手機的元器件大多數是最新產品或者特殊定制,只供一家,沒有辦法猜測成本和型號。即便是同一型號的產品,鑒于蘋果的檢測標準,不能用市場上的價格來衡量。
“如果成本在160到200美元,蘋果的毛利就會比報表中高出很多,所以不太可行。“他稱。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