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還是直營?
這個命題對于很多餐飲企業(yè)來說,有著太多痛苦的經歷。俏江南曾因為南京加盟店傳出使用回鍋油的新聞,停止發(fā)展加盟店。因經濟危機,去年小南國在IPO的路演計劃上折戟而歸。這些背景讓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yè)擔心:品牌會因加盟店管理不善受到拖累,它們紛紛開始限制甚至停止發(fā)展加盟店,轉而集中精力做直營連鎖。
重慶小天鵝投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天鵝)卻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小天鵝總裁何永智明確表示,將繼續(xù)開展加盟招商。
在餐飲行業(yè),小天鵝最早引進了特許經營標準化制度,靠著這項在1998年就已經施行的制度,小天鵝得以相對穩(wěn)健地發(fā)展。小天鵝的實踐證明,餐飲企業(yè)連鎖加盟的成敗在于加盟體系的管理。
“白紙黑字”做加盟
小天鵝起步于1982年,當時何永智和丈夫把自己的房子賣了,用賣房的3000塊錢買下重慶一個16平方米的門臉房,支起幾口火鍋干起了餐飲。
生意越做越大,1989年,何永智成立了重慶小天鵝公司,丈夫廖長光任董事長,她任總經理。到1998年,小天鵝已經有近100家門店,其中13家是直營店,加盟店有80多家。
“現(xiàn)在看起來80多家加盟店并不算多,但是那時我感覺到開加盟店就像是"狗熊掰棒子",一邊開一邊關,累得要死。”何永智回憶。
當時小天鵝的店都是大店,一家店要1500平方米到3000平方米左右,員工總數(shù)150人,盤活這樣規(guī)模的餐廳,駐店管理人員的能力十分關鍵。為了激勵派駐加盟店的員工努力經營,何永智很早就開始給這些員工股份激勵。“一般來說,加盟店我們占30%的股份,我把其中10%獎勵給駐店管理的員工。”
即便這樣,加盟店的問題也很棘手,關鍵要看店長和投資方合作得好不好。如果經營進展不順利,投資方和派駐人員就會矛盾不斷,加盟店頻頻告急。曾有一段時間,何永智成了救火隊員,經常奔波于各個加盟店之間,協(xié)調關系,解決問題,累得她筋疲力盡。
萬般無奈之下,何永智找到國際特許經營發(fā)展組織(FDS)中國總部討教解決之道。小天鵝出資40多萬元,請FDS幫助解決企業(yè)面對的問題,這在當時算是一筆巨資。
“1998年到2000年,我們對這個項目進行了分析研究,幫助小天鵝制定了各種特許加盟手冊、合同樣本,建立了配送中心,并推薦我們的專家加入企業(yè)管理團隊進行長期輔導。”FDS中國總部總裁劉文獻說。
原來,何永智開店和經營完全憑的是自己的經驗,從選址到每天營業(yè)狀況的把握,可謂事必躬親。在她的概念中,有些東西說不清楚,只有自己親自去干才能放心。可是FDS對她的建議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把小天鵝開店和經營的模式教給加盟商,只有這樣,加盟連鎖的效率才會高,何永智本人也才能從“救火隊員”的角色上解脫出來。這就要求她必須把經驗一條條寫成文字,做成制度和規(guī)范,然后再建立一個支持小組,對加盟店進行救援和管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chuàng)業(y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