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 未來3-5年,國內的文化產業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王健林: 我覺得中國的文化產業迎來了建國60年以來最好的時期。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黨和政府、社會,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文化產業。去年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做出一個決定,中國文化要大發展。提出一個口號,把文化作為支柱產業發展,要占GDP5% 以上,根據中央的決定,2010 年-2015 年文化產業翻一番,2015 年-2020 年再翻一番。目標就是希望在2020年,中國文化產業在GDP的比重占8%-10%。國家為此出臺了很多的政策。比如貨幣資金的支持,上市融資的支持,降低稅收——現在文化企業的營業稅降低了,從5% 到3%,由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等等,還有一系列的配套支持,我想這就是大環境給我們創造了可能。
第二就是我們有了發展文化產業的現實條件,或者說是資金條件,F在政府比較有錢,企業發展包括民企現在總體也過得去,老百姓收入也在逐漸增長,老百姓有了消費文化產業的部分能力。企業也愿意并有這個能力拿出錢來,除了自己簡單循環擴大再生產以外,還可以投入文化產業。
舉例來說,電影消費。我們都無法想象中國電影消費的增長幅度。我們廣州開了一個電影院,2010 年底開業,2011 年收入7,000萬,9 個廳,創了世界紀錄,而且位置還不是特別好。我們上海五角場電影院,設備也很老了,2003 年開業了,稍微做了一個調整,換了一個總經理,他們今年上半年就獲得了5,000 萬的收入,全年就奔9,000 萬,近1 個億,全國第一了,一共就9 個廳,1,500 個座位,創全國第一票房,16%、17% 左右的凈利潤,跟一個五星級酒店相比也差不多了,投資卻很少。
第三,世界文化產業的各個巨頭開始重視中國,愿意進入中國來。比如我這次去的堪薩斯,州長就問我:你這次見了誰? 我說我見了6 個電影制片公司的董事長,他問我是哪6 家,他以為我就見了華納、索尼、?怂埂h球,他覺得很震驚,“都見了這些老板嗎?他們沒有刁難你嗎?”我覺得很奇怪,他們為什么要刁難我呢? 他說:“他們這些公司的人都很牛的,他們怎么接待你的?”我說:“他們都是穿著西裝打領帶。”他說:“洛杉磯這些人能穿西裝打領帶來見你都是很難見的,他們從來都是隨隨便便的,那說明他很重視你們。”
而且我們談話當中,他們絕大部分表態愿意到中國來發展,他們覺得中國是世界文化產業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這幾年中國不光是電影,話劇、戲劇、演出都在快速增長,所以他們覺得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發展都會在中國,都愿意來。我覺得中國和美國經濟上的差距,總量——不談購買力,就談GDP——可能十年之內中美就一樣了。人均收入到2030年,大概也能趕上。
但是在文化產業上,中國要趕上美國,我認為要看50 年以后,這個差距要比經濟、比硬指標上差距大,因為美國有上百年的歷史,洛杉磯那些企業有各種因素、要素,創意的發達、人才的支撐等,所以我覺得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除了自身的政府重視、企業投錢,老百姓消費水平,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要引進先進的創意產業、先進的制作技術。這三個要素結合在一起,有可能今后的二十年,是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最好的時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