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像支付寶一樣的電子商務平臺也是手機銀行使用率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日前,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發布《2012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總經理季小杰表示:“子銀行正由單純的渠道經營向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核心業務深度整合的方向發展,銀行在經營模式及業務流程上正面臨深層次變革。”
2012年,電子銀行發展迅速,移動金融、電子商務、遠程柜員機等嘗試都預示著傳統銀行正逐步向互聯網銀行邁進。根據CFCA發布的《2012中國電子銀行調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中國電子銀行業務連續三年增長,68%的用戶使用網上銀行替代了一半以上的柜臺業務,部分銀行網銀替代率甚至超過85%。
2012年,全國個人網銀用戶比例為30.7%,較2011年增長3個百分點;40%的個人網銀用戶擁有多個網銀賬戶。企業網銀用戶比例為53.2%,同比增長9個百分點。個人網銀柜臺業務替代率達56%,企業網銀替代率為65.8%,網上銀行用戶數量在電子銀行用戶中依然占據主導地位。
與此同時,手機銀行業務展現出巨大潛力,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城鎮人口中,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比例為8.9%,較2011年增長2.6個百分點,連續三年呈增長趨勢。從羅杰斯的創新擴散模型來看,手機銀行發展即將達到創新“起飛期”(用戶比例達到居民的10%),進入快速擴散階段。銀行渠道是用戶了解手機銀行的最主要渠道。手機銀行本身具有的“方便快捷、可以隨時隨地使用”的優勢是吸引用戶開通使用的最大動力。
隨著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客戶端方式具有日常操作便捷性和良好的界面體驗等特點,85%的用戶都更偏好使用手機客戶端登錄手機銀行。
在對手機銀行安全調查中發現,46%的用戶認為手機銀行是安全的,其中有42%的用戶認為網上銀行的安全性要高于手機銀行,主要是因為手機銀行沒有采用類似USB數字證書那樣的安全手段。
此外,銀行的信用、支付的便利性和信用卡消費是銀行發展移動遠程支付的主要優勢。研究發現,用戶認為銀行、銀聯等金融機構的信用度比其他類型的服務商高。
而安全性、便捷性和應用范圍局限性是銀行在發展移動遠程支付中的障礙因素。應用范圍不廣,沒有像支付寶一樣的電子商務平臺也是手機銀行使用率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難以兼容多家銀行卡,也是手機銀行使用率較低的一個原因。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