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對明年節能環保行業做出展望,我想應該用過去10年行業的整個發展脈絡來看可能會更清晰,而不僅僅是以今年為標本。所以在此先談談過去10年的發展。
我把過去10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0~2005年),主要是以城市為中心進行的節能環保改造,基本屬于末端治理階段。包括廢氣、污水、垃圾、廢渣等的治理,那時候不少相關項目上馬成立,很多人進入這個領域。
第二階段(2006~2009年),此階段是新能源領域的春天。以風能、太陽能為主力軍的興起,帶動了很多項目的成立,包括樓宇和工業節能。
第三階段(2009年到現在),更多形式的節能環保熱點開始出現。包括智能電網,電力電子,LED,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產品),還有電動汽車,各領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從政策上來看,過去10年也呈現出了一個很好的曲線:從可持續發展到科學發展觀,政策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剛剛結束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說法,把節能環保提高到了國家戰略高度。這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提升,是根本性的變化。這無疑將影響整個中國未來30年的建設,大家無論多深刻地理解之都不為過。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恐怕就是節能環保領域,因為這個行業受政策導向很明顯(可關注易碳家雜志)。
我更愿意把2013年看成是節能環保領域新階段的起點,環保投資將掀開新的一頁。因為過去10年,該出現的熱點都出現了,如果拿一個圓來打比方,那么現在正好是一個整圓。一切又重新開始了。
行業回歸到原點,但這并不是新瓶裝舊藥。以前我們的環境問題是可治可不治,但現在必須治理,因為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制約經濟發展,甚至阻止發展。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就像一個進城打工的農民工,賺了錢搞垮了身體。顯而易見,已經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的中國,需要一個更加干凈的生存環境。到了這個階段,行業大力發展既是不得已的選擇,也是一個浴火重生的機會。
節能和環保將會是整個行業未來的核心,可能整個行業的熱點都會圍繞著這兩個方面,任何一個領域都會體現到整體的清潔,有效,節約、低碳。而且是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提升。
如果單說明年的熱點,我想最主要還是跟國計民生最為息息相關的領域。比如污水治理,核心會是怎樣更有效地利用水資源;比如照明,LED會是熱點性行業,因為2016年,所有的白熾燈將退出中國的市場;比如建筑節能技術,不僅僅是明年,在整個未來30年應該都是重點,畢竟它是最大的單體能耗;此外就是新形式的新能源,如頁巖氣。包括一些分布式的能源供應,這已經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了,更多是打破了一種能源和提供的分布方式。
所有的這些領域市場潛力都不可限量,其它任何產業都無法望其項背。至少現在,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深化型創新型的、能夠改變或者解決重大環境問題的技術將會大行其道。
當然,明年行業內會有一輪洗牌,或許近一半的小企業將被淘汰出局。但是我希望小企業能以大企業的心態來做,把目光放長遠。我們在投資中也遇見過小富即安的企業,這無可厚非,但如果想在行業內有所作為,不被淘汰,他們還是需要早點扎下大企業的基因。機會與挑戰并存,越是市場產生新熱點時候,越是小企業成為大企業的時候。
對于青云創投來說,明年的投資方向基本沒有太大調整。回到原點,對我們來說是機會大于挑戰,因為青云已經經歷了過去行業的一個輪回,所以明年就是按部就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