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范江也向騰訊科技透露,移動端的用戶獲取成本要比PC端低,百合網在移動端已經實現了盈利,每個月用戶增長接近100萬,移動端流量也已經超過了整體的50%。
吳琳光則表示,PC端與移動端用戶重合比例只有15%,兩個平臺用戶獲取信息的渠道重合度很小,移動端對世紀佳緣的意義非同小可。
目前世紀佳緣還有兩個子品牌,愛真心和絕對100。愛真心于去年年底推出,在今年3月份用戶突破20萬。愛真心目標人群是年齡在25-35歲、對婚戀需求比較強的用戶;去年收購的婚戀網站“絕對100婚戀網”,改造后將于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改造后的絕對100將目標人群鎖定85后,兩個子品牌未來都將重點發力移動端。
除此之外,各大婚戀網站也正在移動端嘗試新的商業模式。
百合網CEO田范江向騰訊科技表示,除了原有模式在移動端的復制和優化,已經推出一款名為“見見”的應用,嚴格要求用戶注冊信息來實現和微信、陌陌等產品的差異化,并通過和線下的服務場所合作來實現消費分成。
世紀佳緣在第三季度將會推出類似的移動應用“求約會”,這款軟件上將有很多合作的餐飲娛樂商家上線,在約會前,男生和女生可通過軟件選擇見面地點,并提前支付餐飲費用,世紀佳緣從中獲取分成。
“這款跨界應用意在慢慢地把佳緣為用戶服務的產品線往下去測試,兩個有好感的陌生人從認識到結婚中間還有一段漫長的時間,我希望慢慢的把這條鏈鋪上去。”吳琳光表示。
不過,此類移動應用如何打開市場、獲取更多用戶是婚戀網站直接面臨的難題。吳琳光也坦言,求約會這款應用是一種O2O模式的嘗試,商業模式是放在第二步的,最主要的是看用戶是否愿意使用這個軟件。
畢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婚戀網站面對著更為惡劣的生存環境。微博、微信、陌陌等社交概念產品制約著婚戀網站的份額擴張,甚至搶走了原屬于它們的市場份額。愛吧網CEO石慶年認為,在這些免費的交友App面前,婚戀網站依靠通信服務收費的商業模式的弊端愈發明顯,這或許也是婚戀網站PC端客戶流量流失的重要因素。
比如,國外的移動約會應用Tinder自去年10月推出以來,用戶已經累計評價了70億次的好友資料,成功配對了1億次約會,目前日均約會配對數為150萬次,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幾張照片、幾條興趣就可以促成一次愉快的約會,這種簡單的模式讓Tinder以野火燎原之勢蔓延開來。
線下擴張成營收新渠道
面對種種壓力,除了發力移動端,百合網、珍愛網也加大了對線下業務的傾斜和擴張。
事實上,珍愛網的模式原本就有更多線下的基因,擁有超過2000人的紅娘團隊,采取了一對一的紅娘服務模式,而世紀佳緣采用的是平臺式搜索,百合網采用的是心理匹配模式。
珍愛網CEO李松在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曾表示,相比世紀佳緣、百合,珍愛和前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商業模式比較獨特,珍愛網是把傳統婚介所的模式,跟互聯網的技術平臺結合起來。
百合網則已經被田范江重新定義為用O2O方式提供專業婚戀咨詢的現代服務企業,目前正著力在開拓線下的VIP服務中心,采用合作加盟的形式在各大城市建立實體店。百合網向線下疏導網上注冊的用戶群,由線下加盟實體店提供紅娘咨詢服務,并從最終服務費中抽取30%以上的分成。
田范江向騰訊科技透露,2010年底前百合網在摸索中開了3家線下實體店,到去年底成長到30家,而截止現在全國已經有了60家線下VIP服務中心。這些加盟形式的提供婚戀服務的實體店,有1500名紅娘,而百合只提供20多名運營管理人員,人力成本很低。
據了解,2012年百合網30家加盟的線下實體店的收入便超過3億,以此計算,百合網去年從中分成超過1億。田范江表示,百合網未來的目標是在全國開300家線下店。
不過,一旦線下加盟店在本地建立了品牌影響力,未來可能便不依賴通過百合網注冊用戶來尋找客戶群體了。對此,田范江向騰訊科技表示,可以通過提高加盟費來獲取線下店的成長溢價——但問題在于,如果這些已經成長起來的實體店不再選擇加盟百合網來發展自身業務,百合網來自線下的收入未來是否還可持續?
除此,百合網還面臨著其他兩大難題,首先這些實體店本身也保留自營業務,很難準確鑒定新用戶是來自百合網的引流,需要建立完善的機制防止線下加盟店串通來自百合網的用戶作弊、以此逃避高額分成;其次,百合網用戶要想獲得推薦線下實體店的服務,每年平均要付出1萬多的成本,這也制約了相應用戶群的增長規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