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道, 從美國“一美元商店”的高人氣獲得啟發,歐元區的消費品生產商、零售商和餐廳發現了這一價格點的魅力,紛紛向想要省錢的購物者推出價格為一歐元的商品。
從美國“一美元商店”的高人氣獲得啟發,歐元區的消費品生產商、零售商和餐廳發現了這一價格點的魅力,紛紛向想要省錢的購物者推出價格為一歐元的商品。
聯合利華(Unilever)、達能集團(Danone SA)、星巴克(Starbucks Corp.)和麥當勞(McDonald’s Corp.)最近幾個月都力推一歐元商品,刺激處于深度衰退之中的消費者市場。比如,過去兩年中,意大利的經濟衰退促使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意大利人增加了14%,刺激意大利家庭縮減在食品等基本商品上的支出。
一款專為一歐元商店設計的商品。
包裝商品生產商聯合利華的歐洲負責人齊德維爾德(Jan Zijderveld)說,貧困正重返歐洲。你看到有1.2億人屬于低收入群體。我們要讓我們的品牌為消費者接受,他們如今生計艱難。
因此,一歐元的價格(約合1.30美元)成了響應歐元區危機的一個重要工具。生產商們正縮減現有產品的規格以符合這個價格,餐廳和超市則將商品打折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這一切都是為了支撐其歐洲業務的贏利能力。
洞察消費者需求的咨詢公司Futures Co.的全球客戶主管伯德特(Lloyd Burdett)說,在歐洲,一歐元現在是一個有魔力的價格點。給人的感覺是,商品無論如何都會達到這個價格點,其利潤空間將遭到擠壓。
一美元商店的概念在歐洲立足與英國的Poundland Ltd.連鎖有關。Poundland創建于1990年,但在過去10年中飛速發展,如今擁有450家門店,向所有收入水平的英國人出售驗孕棒、燈泡、廁紙以及其他商品。這家零售商每年新增60家門店,提供成千上萬種價格為整整一英鎊的產品。
繼英國之后,“一元店”的概念通過德國進入了歐元區,德國有幾家連鎖店專門銷售一歐元商品。其中一家領先者為德國的TEDi GmbH。該公司創建于2004年,每年開設約150家門店,主要銷售一歐元商品,如美容產品、文具及游戲。TEDi如今在德國有1,300多家門店,并開始向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擴張。
一歐元商店風行歐洲
在西班牙和意大利,一歐元商店的商品都是經過專門設計的。
跟在美國一樣,在不景氣的經濟環境中,一歐元這個價格點的吸引力源自一個簡單易懂的價格,它排擠掉了0.99美元的價格標簽。
貝蘭迪(Massimo Bellandi)在意大利Marina di Pietrasanta鎮的一個露天市場經營一個攤位,出售價格為一歐元的化妝用品、家居用品和文具。他說,一歐元這個價格能夠產生即時的影響。它點燃了顧客的熱情。不久前一個周六的上午,寫著“所有商品均為一歐元”的手工制作大幅海報掛在攤位上方,攤位上堆滿了廁紙、妮維雅(Nivea)護手霜和聯合利華出品的Timotei洗發水等商品。過去幾年里,他的一歐元商品銷售額增加了約20%。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