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象代言人、品牌形象和服務團隊的化妝品品牌,其拿貨價基本分布在3.5折以上;一些品牌檔次稍微遜色些的其拿貨價格分布在2.5折~3折之間;而一些毫無名氣,拿貨價格在1.5折~2折之間。
營銷之外,一瓶化妝品有多少秘密?
按照行規,一款化妝品從工廠到零售終端,其價格至少被放大了10倍,遠遠高于服裝行業1∶3的水平線。
“其實產品都是一樣的。”“80后”張磊(化名)如今也算化妝品行業的半個“老人”了,最近,他們公司有些產品在線上做促銷。“同一款產品終端專賣店售價200多元,拉手、美團、高朋等團購網站上賣40多元,而淘寶秒殺價僅20多元。”張磊說。
由于同款產品不同價格,引來一批老顧客的強烈不滿,有些消費者甚至跑到門店要求退貨。
“公司不會傻到做虧本生意的,”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疑問,張磊表示,“就算是淘寶的秒殺價格,公司也不會虧本,那個價格基本上就是產品的成本價。”
化妝品分析師馮建軍表示,在化妝品行業里,成本和終端價格比基本上是1∶10的比例。“這也差不多是化妝品行業里的行規。”
最低拿貨價1.5折
據多位業內人士介紹,在化妝品行業,經銷商拿貨的折扣,根據品牌的檔次,各不相同。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從品牌知名度較高的高端產品,到走大流通批發渠道的低端雜牌產品,經銷商拿貨的折扣區間,大概分布在1.5折~3.6折不等。
總體而言,有形象代言人、品牌形象和服務團隊的化妝品品牌,其拿貨價基本分布在3.5折以上;一些品牌檔次稍微遜色些的產品,其拿貨價格分布在2.5折~3折之間;而一些毫無名氣,甚至都沒聽說過的雜牌,拿貨價格在1.5折~2折之間。
“比較主流的化妝品品牌以經銷商3.5折拿貨為基準線。”馮建軍表示,自然堂、卡姿蘭這些品牌的拿貨價是3.5折,珀萊雅的拿貨價格為3.6折。
“我們這里所有單品的拿貨價格1.5折。”廣州市利星化妝品有限公司(下稱“利星”)OEM部黃經理介紹,由于公司以化妝品代工為主,雖然也有自有品牌茉莉雅,但公司并沒有花大力氣做推廣,只要有人來拿貨,全部以單品1.5折的價格出貨。“我們只管賣,其他的全部不管。”黃經理說。
黃經理的言下之意,1.5折的拿貨價只是單純的產品出貨價格,產品安全、市場推廣、退換貨等,工廠一概不管。
由此可見,不同折扣拿貨價,不僅與品牌的知名度有關,也與經銷商享受到的權利直接掛鉤。
拿貨價3.5折以上的品牌,絕大部分都是比較正規的玩法,廠家與經銷商之間有比較良性的市場互動;而拿貨價在2.5折以上的一些品牌,相當于底價包銷,廠家基本不會做營銷推廣;拿貨價1.5折的雜牌,被稱為“一腳踢”,廠家甚至連后續的安全問題都不會管。
對主流品牌的經銷商而言,100元的產品,35元和廠家結算,按照行業的普遍水平,代理商有30個點毛利。
“如果算投資收益率的話,代理商拿35元,賺了15元。”馮建軍表示,從賬面上算,拿貨折扣越低,代理商的利潤越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